重磅回归!《玻璃笼中的人》如何在柏林影展重获青睐?

《玻璃笼中的人》(Tras el cristal)是一部1986年上映的西班牙心理恐怖片,由导演阿古斯丁·比利隆卡(Agustí Villaronga)执导,并由居内·梅斯纳(Günter Meisner)、玛莉莎·帕雷德斯(Marisa Paredes)及大卫·苏斯特(David Sust)主演。本片灵感来自于吉尔·德·雷(Gilles de Rais)的故事,情节围绕一位曾经的纳粹儿童施虐者,他如今因为自杀未遂而瘫痪,依赖着铁肺呼吸生存。一名自称是他新护理员的年轻人,揭露其真实身份是他的受害者,并逼迫他目睹自己施加于他身上的暴行。由于影片探讨纳粹主义、儿童虐待、酷刑及同性恋等敏感主题,曾引起倍受争议。

该片在2016年柏林国际电影节入选放映,以庆祝Teddy奖30周年,这再次将这部争议片推向聚光灯之下。

剧情概述

故事的主角克劳斯(Klaus)曾是一名纳粹医生,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童尸施加可怕的施虐实验。战后逃亡至加泰隆尼亚的一个偏远村庄,持续对年轻的男孩施加暴行。克劳斯杀害了一名新受害者,随后自杀未遂,却导致瘫痪并需依赖铁肺呼吸。

数年后,克劳斯由妻子格里塞尔达(Griselda)和女儿瑞娜(Rena)看护。随着压力和不满加剧,格里塞尔达暗中希望丈夫去世。就在这时,安杰洛(Angelo)出现,向克劳斯提供了看护服务,然而他实际上是克劳斯过去的受害者,隐藏着复仇的阴谋。

安杰洛开始重现克劳斯对他施加的虐待,并逐步揭开了他特有的变态虐待行为,甚至在克劳斯面前重演轮奸与谋杀的过程。

影片的制作背景

《玻璃笼中的人》是导演阿古斯丁·比利隆卡的首部作品,1985年拍摄,部分经费由西班牙及加泰隆尼亚政府的文化部门资助。电影中的「玻璃笼」象征着克劳斯在自杀后与世隔绝的生存状态,这种设定阴暗而且引人深思。

影评与争议

影评人斯蒂芬·霍尔登(Stephen Holden)在《纽约时报》中的评论称这部电影为“一部典雅、令人不安的首部作品”,而全电影散发出的冰冷复仇幻想让观众深思。

然而,影片中诸多的黑暗主题及无法言喻的伦理困境,使其在一些评论家眼中成为“不适合心智脆弱者”的作品。甚至在1995年,澳大利亚分类委员会对其进行审查时,最终拒绝了该片的放映申请。

电视与数位媒体的发行

在美国,这部电影于2004年5月25日以DVD形式发行,并在2011年8月11日首次以蓝光光碟的形式登场。电影的附加内容包括导演阿古斯丁·比利隆卡的简短采访,深入探讨了影片创作的背景及故事的根源。

结语

《玻璃笼中的人》在柏林国际电影节的重现,无疑是在给观众带来不安和深刻反思的同时,也再次让我们思考过去的创伤与人性中的黑暗面将如何延续下去?

Trending Knowledge

nan
在量子力学的领域中,粒子的性质遵循一些与日常经验截然不同的规则。特别是对于不可区分的粒子,如电子,这些规则所带来的结果让人惊讶。为何在这个微观的世界里,两个相同的电子总是无法共存呢?这个问题涉及到量子物理的基本原则,特别是保利不相容原理。 说到不可区分的粒子,我们指的是在物理性质上完全相同的粒子。举例来说,电子是最常见的不可区分粒子。一般来说,若有多个粒子存在于量子系统中,且它们的量子状态完
黑暗童话:这部电影如何探索纳粹与性虐待的禁忌?
在1986年上映的西班牙心理惊悚电影《在玻璃笼中》(Tras el cristal)由阿古斯蒂·维亚隆加(Agustí Villaronga)执导,影片探讨了令人不安的主题,包括纳粹主义、性虐待和虐待。这部电影的故事围绕着一位前纳粹医生的生活,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孩童进行了残酷的手术和折磨,当战争结束后,却因自杀未遂而终生依赖钢铁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位声称是他的新护理人员的年轻男子出现,这个
禁忌与争议:为何《玻璃笼中的人》在影坛引起巨大震撼?
《玻璃笼中的人》(Tras el cristal)是一部1986年的西班牙心理恐怖电影,由阿古斯丁·比亚隆加(Agustí Villaronga)编剧和执导,电影的主题深入探讨了人性中最黑暗的一面。影片以纳粹医生克劳斯(Klaus)为主角,探讨了他过去所犯下的可怕罪行以及他受到的报应。随着故事的深入,影片因其争议性内容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特别是与纳粹主义、恋童癖、酷刑和同性恋等敏感话题的交织。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