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影像医学的发展也不断推陈出新。在众多技术中,光子计数电脑断层扫描(PCCT)正逐渐成为影像质量提升的重要技术之一。与传统的能量整合检测器(EID)不同,PCCT使用光子计数检测器(PCD)来单独登记每个光子的相互作用。这种创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影像检测能力,并预示着影像诊断的全新视野。
PCCT的优势在于能够提升图像的信号与噪音比,降低患者的X射线剂量,提高空间解析度,甚至通过使用多个能量区间来区分不同的对比剂。根据研究,到2021年1月,已经有五个临床站点使用光子计数CT进行影像检查,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也已于2021年9月批准了首个临床使用的PCCT系统。
传统CT使用的EID只能测量光子的强度,相当于黑白摄影,而PCD则能够记录光子的能量,类似于彩色摄影。
PCD可以根据每个光子的能量来测量得到的脉冲幅度,这使得利用低能量阈值来过滤不必要的信号变得可行。相比之下,EID并不知晓每个光子的贡献,因此易受到噪音的影响。
使用PCD的影像相比EID,能够提供更高的信号对噪声比和对比度,这意味着能在相同的X射线曝光水平下增加影像质量,或是降低患者的X射线剂量而保持影像质量。
PCD可以设定多个能量阈值,对应每个光子的能量进行划分。这对于定量判断每个像素的材料组成和清除束硬化伪影至关重要。此外,这项技术的优势还在于能隔辨不同的对比剂,进一步减少X射线剂量。
通过使用多于两个的能量阈值,可以实现更佳的材料分解,并在影像中展示更高的对比度与清晰度。
尽管PCCT技术具备多项优势,但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挑战。尤其是针对材料与电子设备的要求,加之在高数据量和计数速率下的性能表现,都造成了不少障碍。比如,在一次扫描中,每平方毫米可能接收数亿次光子互动,这要求检测器拥有超快速的脉冲解析时间。
即便存在上述挑战,对PCD获得的数据进行重建依然可以使用传统的CT重建技术。利用多个能量区间开启了新的重建技术可能性,比如,每个能量区间独立重建,从而获得不同的影像。
透过材料分解技术,可将每个像素的材料组成转化为已知物质的线性组合,进一步提高影像质量。
目前,实验性PCD主要是基于半导体探测器,这些探测器的不同材质会影响其性能。随着技术进步,未来可能会出现更高性能、更加精确的光子计数系统,进而使得PCCT技术在影像医学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我们是否能期待在不久的将来,PCCT技术会改变我们对影像品质的认知,并引领影像医学的新潮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