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心理健康领域的进步,美国国立心理健康研究所(NIMH)推动的研究领域标准计画(RDoC)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与传统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相比,RDoC的出现旨在解决精神疾病诊断上的异质性,并提供一个基于生物学、而非单纯症状基础的心理健康框架。
RDoC是一个试图创造全新精神疾病分类法的尝试,利用当代基因学、神经科学和行为科学的力量,来理解心理疾病的问题。
这一项目在2008年被提出,其目标是根据可观察的行为和神经生物测量,为精神疾病研究建立新的分类方法。目前的精神疾病诊断依赖于临床观察,通过识别一系列倾向于聚集在一起的症状来进行分诊。然而,现行的诊断系统未能充分纳入整合神经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因此在科学研究上面临挑战。
传统的DSM方法是基于临床症状的共识进行分类,这和其他医学领域如心脏病学的方式截然不同。 NIMH的名誉主任Thomas Insel曾对DSM方法进行批评,他指出,精神疾病的诊断过于依赖于临床症状的聚合,并不反映客观的生物标记。
患者的精神疾病应该得到更好的关注。我们在其他医学领域看到的改善,在心理健康方面却未能实现。
在此背景下,RDoC项目被提出,意在不受现行DSM类别的约束,建立一套基于生物学的诊断标准。正如Insel所言,这一努力的意义在于,将生物学和症状相结合,进一步探索大脑的回路,这将为未来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RDoC矩阵是一种组织相关概念的方式,透过不同的领域(domains)、构念(constructs)以及分析单位(units of analysis)来理解精神疾病。这种方法学的显著特征在于,它非常重视行为与大脑之间的关系,并为心理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来源,包括基因、细胞以及生理学等层面的分析。
RDoC是一个“维度系统”,它依赖于从正常到异常的范畴进行分析。
不同于传统的诊断系统,RDoC试图更全面地捕捉心理疾病的复杂性,并准备整合基因、神经生物学、行为、环境和经验成分,以更加精确地理解精神疾病的本质。
当前的医学对于心理疾病的认识仍然在演变中,RDoC试图为未来的精神健康研究铺设更具科学基础的道路。这一系统如何影响临床诊断和治疗方式,甚至可能改变我们对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解。
RDoC并不是要取代DSM,而是为心理健康的未来建构一种新的研究框架。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或许会看到一个颇具潜力的心理健康诊断和治疗方式出现。然而,当我们面对这些新的变革时,从业者和研究者是否能够有效整合这些新知识,以提升我们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