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史密斯在牛津大学的奇特经历:为何他觉得那里的教学如此平庸?

在十八世纪的苏格兰,亚当·史密斯被视为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然而,他在牛津大学的学习经历却对他的学术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史密斯在牛津的日子,充满了对教育体系的不满,让他在后来的作品中不遗余力地批评英国的高等教育制度。

在《国富论》中,史密斯对牛津和剑桥的教学质量发表了尖锐的评论,认为这些学府的公费教授已经放弃了教学的假装。

史密斯年轻时的学术生涯起步于格拉斯哥大学,他对当时的教育充满热情,并在此打下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14岁时,史密斯进入格拉斯哥大学,深受该校哲学界的启发,尤其是法兰西斯·哈切森的教导。然而,当他于1740年进入牛津大学时,却发现这里的学术环境与他期待的截然不同。

史密斯的牛津经历充满了失望。他认为当地的学者与教学质量远不如他之前在格拉斯哥所接受的教育。他甚至在书中写道:「牛津大学的教授多数已经完全放弃了教学的假装」这句话凸显了他对教育质量的直接批评。此外,他声称其时的牛津学府缺乏活跃的知识交流和激情,这使他决定自行学习,借助博德利图书馆的资源提升自己。

牛津的学术环境让史密斯感到窒息,他非常怀念格拉斯哥的自由与前卫的教学氛围。

在牛津的日子让史密斯经历了严重的心理压力,最终他因无法忍受这种无趣的学习环境而提前结束了他的学习。史密斯的遭遇不仅影响了他对教育的看法,也加深了他对学术自由与创新思维的追求。对于高等教育的奢侈和缺乏实质内容的批评,事实上成为了他后续诸多经典作品的核心论点。

在1759年,史密斯发表了《道德情操论》,该书中提出人类的道德判断源自于相互同情和社会关系。这部作品不仅展示了他的社会哲学思想,还为他后来的经济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彼时,史密斯已经开始对经济领域展开深入探讨,将其思想与他在牛津的经历巧妙结合。

史密斯在他的经典著作中提到:「人们对自然的好奇心追根溯源至其本能的需求,而非任何宗教的教义。」这一观点使他在当时的学术界中尤为突出。

在历经不愉快的牛津生活后,史密斯回到了他的故乡并最终成为格拉斯哥大学的教授。在这个更为活跃、创新和开放的学术环境中,史密斯得到了更大的自由去发展他的经济学说,并最终写出了《国富论》。在这部作品中,史密斯拥护市场的自由运作,反对过度保护主义的经济政策,这与他在牛津期间感受到的教学压抑形成了鲜明对比。

经过多年的思考与探索,即使是在牛津的挫折经历,史密斯依然坚信「天赋自由的经济系统」,对于教学品质的低劣并未减少他对于学术的热爱,反而激发了他寻求改变的渴望。

「这些教育机构本应是知识启蒙的殿堂,却在他的眼中成为了思想的监狱。」这句话道出史密斯的心声。

在史密斯的思想中,教学的本质应该是启发和激励,而非仅仅是传授知识。他在后来的职业生涯中,始终保持着对教育改革的追求,并以他自己的教学理念塑造了后世的学术风气。亚当·史密斯的教学经历提醒我们,知识的获得应以质量为重,而不应满足于体制的束缚。或许,这也引发了一个深思的问题:今天的高等教育是否仍然在某些方面重蹈历史的覆辙?

Trending Knowledge

《国富论》的诞生:亚当·史密斯如何引领经济学的新纪元?
亚当·史密斯(Adam Smith)无疑是经济学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著作《国富论》不仅为经济学这一学科奠定了基础,更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诞生。透过对于自由市场和自然法则的深刻洞察,史密斯推翻了当时盛行的重商主义思潮,展现了他独特的经济观点。 <blockquote> 他拒绝用上帝的意志来解释财富和权力的分配,而是将其归因于自然、政治、社会、经济、法律、环境及技术等多种因素及其
史密斯与大卫·休谟的思想交流:两位哲学巨擘如何互相启发?
在18世纪的苏格兰,经济学家亚当·史密斯和哲学家大卫·休谟两位巨擘的思想交汇,展现了苏格兰启蒙运动的辉煌。史密斯以其不朽的著作《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奠定了经济学的基础,而休谟则在哲学、历史和政治理论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两位思想家之间的交流,不仅影响了他们个人的学术发展,更深远地影响了现代西方哲学和经济学的格局。 <blockquote> “在社会中,人类的道德依赖于彼此之间的同情
亚当·史密斯如何打破神意论,推翻财富分配的旧观念?
在18世纪的经济学发展中,亚当·史密斯以其具有深远影响的著作,尤其是《国富论》,打破了神意论主导的财富分配理念。他在这部作品中,不仅强调了自然法则在经济中的重要性,还重新定义了富裕国家的概念,认为财富的源泉是劳动而非金银财宝。这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对后来的经济学和社会理论产生了深刻影响。 <blockquote> 史密斯指出,富裕的国家是那些能够有效利用劳动
亚当·史密斯的早期教育:他在格拉斯哥大学如何塑造他的经济学思想?
亚当·史密斯,这位苏格兰经济学家和哲学家,被誉为经济学之父,其思想深深地影响了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史密斯在格拉斯哥大学的学习和教学经历,无疑是他思想形成的重要基石。在这所大学,他不仅学习了道德哲学,还逐步建立了对经济运作的理解,让他将自己的观点转化为学术作品,最终导致了《国富论》的诞生。 <blockquote> 史密斯在格拉斯哥大学的时期,是他对理性、公民自由和言论自由等哲学概念的热爱培育的开始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