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30日和7月7日,法国举行了立法选举,选举将选出第五共和国第十七届国民议会的577名成员。这次选举是在总统艾马纽·马克龙解散国民议会之后进行的,促使举行即时选举。这次解散是因为国家联合(RN)在欧洲议会选举中增长显著,而马克龙所领导的欧洲需求选举联盟失去了大量席位。第一轮选举中,国家联合及由共和党(LR)提名的候选人获得了33.21%的票数,紧随其后的是新人民联盟(NFP)以28.14%,马克龙亲近的联盟(Ensemble )则获得了21.28%,共和党的候选人则是6.57%。整体投票率为66.71%,这是自1997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选举之后,共有306个选区进入三方竞选,5个选区进入四方竞选,虽然134名NFP和82名Ensemble的候选人自愿撤回参选,旨在降低RN获得绝对多数的机会。
在第二轮的选举中,由内政部标记的候选人标记,NFP获得180席,Ensemble获得159席,支持RN的候选人获得142席,LR候选人则获得39席。由于没有任何政党达到289席的多数要求,第二轮的选举结果为悬浮国会。媒体对于候选人所属的政党的分类可能与内政部的略有不同,根据《世界报》的分析,182名NFP候选人当选,而Ensemble的则是168名,RN是143名,LR为45名。
马克龙于7月8日最初拒绝接受加布里埃尔·阿塔尔的辞职,但在7月16日接受了政府的全体辞职,这使得内阁能够在看护政权下为国民议会的总统投票。 NFP领导人呼吁从左派任命一位总理,而Ensemble和LR的人则倡导联盟,威胁如果任何由法院联盟及不屈法国(LFI)成员组成的政府出现,将立即面对不信任投票。选后的谈判揭露了NFP内部的紧张局势,党魁们等到7月23日才同意了一位新的总理人选——37岁的巴黎市财务和采购主管露西·卡斯特。
马克龙在7月26日到8月11日为2024年夏季奥运会发声,呼吁在这段期间内保持政治协商的平静。奥运会结束后,马克龙仍未表明任命她的意图,8月23日召集党领导人会议,最终在8月27日拒绝了此任命,导致NFP宣布若不与马克龙讨论组成政府将不会参与任何进一步的谈话。在9月5日,马克龙任命米歇尔·巴尔尼耶为总理。他于9月19日展示了他的内阁,并于9月22日正式宣布。巴尔尼耶在10月1日的国民议会上发表了他的首次演讲。分析人士表示,任何阵营均无法得到绝对多数的支持,这可能导致机构僵局,因为任何政府均需能够幸存于对其的不信任动议下。
马克龙可以随时进行第二次及时选举,但根据宪法,他必须至少在2024年选举后一年执行。
10月9日,巴尔尼耶在由193名NFP成员及4名LIOT成员参与的对其的不信任动议中获得了通过。然而,第二次不信任投票在12月4日成功地将巴尔尼耶罢免,获得331票支持。这样的政治局势引发了不断的讨论,让人们不禁反思,马克龙究竟希冀透过解散国会来掌控未来的选举,还是他已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政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