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美国超级英雄电影《新变种人》上映,这部电影基于漫威漫画中的同名角色,该角色最初是《X战警》系列的延伸。然而,这部影片却以其独特的风格及推出后的反响,成为系列的终章。导演乔什·布恩在多年的期待与准备中,最终奉上了这部令人即高兴又失望的作品。
《新变种人》描绘了一群被困于秘密设施中的年轻变种人,为了拯救自己而奋斗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丹妮·摩恩斯塔,经历了家园的毁灭,丧失了家庭的她在学院的生活中与其他拥有不同能力的变种人相遇。每位角色的背景都充满了悲剧,他们的能力与过去的创痛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关于自我探索与克服恐惧的画面。
影片的最初计画是在2018年上映,但由于多次延期,最终于2020年才得以上映。电影的拍摄从2017年开始,原本定于波士顿的医院取景。制作团队在过程中多次调整脚本,寻求更多的适合年轻观众的元素,试图探索恐怖元素与青少年情感。
导演乔什·布恩曾表示,他希望这部电影能真正展现出变种人的恐惧与脆弱。
电影透过强调人际关系及内心斗争,描绘了一段浪漫关系,这让观众看到了角色之间的情感连结,也使得故事情节更加有深度。然而,这些情感描写是否足以弥补剧情的其他不足,却成为了影评人评论的焦点。
在角色上,电影加入了替代性元素,希图展现不同文化背景的变种人,使故事更具包容性。然而,这样的尝试在美国社会的恢复中似乎并未获得预期的共鸣。电影的商业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全球票房仅为4920万美元,与其6000万至8000万的制作预算成鲜明对比。这让观众及电影业内人士不禁反思:是故事本身的失败,还是市场对于变种人的期待已经改变?
观众对于变种人的需求似乎早已超越了传统超级英雄类型的框架。
为何这部电影会成为系列的终章?这与迪士尼收购福斯后的计画密切相关。随着漫威宇宙的重塑,自然也就要整理旧有的角色与故事。无论是影迷的期待还是制片方的战略,《新变种人》的命运早已被注定在了这一剧变中。许多影评人认为,这部电影或许过于依赖于与其他系列的连结,而忽略了独立叙事的必要性。
最后,这部电影所展现的,不仅是一群年轻变种人的格斗与成长,更是反映出当前影视市场上对于多元性及深度叙事的渴望。制作方是否能够从《新变种人》中吸取教训,回应观众更深层的情感共鸣?这或许成为未来超级英雄电影格局变化的关键所在,并引发我们对于下一代变种人故事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