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医学界,TNM分类系统已成为恶性肿瘤(癌症)传播范围的重要标准之一,这一系统在大多数固体肿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尽管对于白血病或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则不适用。 TNM的全名是肿瘤、淋巴结及转移(Tumor, Nodes, Metastasis),它经由国际癌症控制联盟(UICC)和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共同维护。该系统不仅为癌症的分期提供了指导,还协助医疗人员预测病人的预后结果。
TNM系统通过字母和数字的组合,简单而明确地描述了癌症的进展状况。
这一分类系统分为三个主要组成部分:T、N 和 M。 T代表原发肿瘤的大小及其对周围组织的侵袭程度;N表示区域淋巴结的受累情况;而M则反映了癌症是否已经发生了远处转移。透过这些信息,医生可以更好地制定治疗计划并且提供预后指标。
TNM分类的基本参数包括:
T
: 原发肿瘤的大小或直接范围N
: 区域淋巴结的受影响程度M
: 远处转移的存在与否例如,pT1 pN0 M0
表示初期肿瘤,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代表着Stage I。而pT4 pN2 M1
则表示病情较为复杂,可能已属于Stage IV。
TNM系统的正式使用使得全世界医疗机构能够更有效地搜集和分析癌症数据。这一标准的建立在于多个目的,其中包括: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患者的预后可能会因为治疗方法的改善而出现改变。
尤其在TNM的多次修订中,对于不同癌症类型的分期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现在最新的第八版TNM分类系统自2017年起开始实施,已经更进一步地为癌症的治疗和预后提供了重要依据。
TNM系统并非静止不变。它经历了多次修订,每一版都有其特定的定义和标准。过去的版本可以透过AJCC的网站进行查询。以下是一些主要版本的发布年:
为了帮助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癌症注册机构收集病期信息,简化版的TNM系统也随之诞生。这一简化版的系统旨在让登记机构能够更容易地进行数据收集,而并非取代完整的TNM系统于病人的诊疗中。
癌症的研究与治疗仍在快速发展,而TNM系统则是让医疗专业人士了解病情的重要工具之一。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患者的预后情况可能会因治疗技术的进步而有所不同。这不禁要问,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变化对未来癌症治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