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微生物管理(AMS)是一项协调努力,旨在促进抗微生物药物的最佳使用,包括药物选择、剂量、给药途径及治疗持续时间。自1990年代末以来,这项工作的专家们来自内科和小儿科的感染疾病专家以及其他相关领域,如医院药剂师和公共卫生社区。抗微生物药物的每一次使用,皆可能对微生物族群施加选择性进化压力,这可能导致正常微生物群的扰动(失调)以及对该药物的抗性,甚至是对其他药物的交叉抗性。
抗微生物管理(AMS)的目标不仅是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抗微生物使用,更要确保人类和动物患者获得最佳及时的药物治疗。
抗微生物的抵抗力会传播至其他微生物和宿主生物,并且抗微生物药物本身也可能对人类和动物造成直接的毒性影响,包括对肾脏、内分泌腺、肝脏、牙齿和骨骼的损害。因此,抗微生物疗法的使用必须在效益超过风险的情况下才能被合理化。
相对于普遍理解,抗微生物管理并非旨在减少抗微生物使用的总量或频率,虽然成功的AMS干预往往会导致这样的结果。 AMS的目标包括减少抗微生物的过度使用,确保需要负担抗微生物药物的人类和动物患者获得最适合的药物、正确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并最小化环境中抗微生物药物的污染,提高患者安全性,降低医疗费用。
从人类医疗扩展至兽医领域,抗微生物管理的实施显示其对于在所有抗微生物药物使用环境的重要性。
抗微生物管理最初是在医疗机构中实施,但目前在每一个出口抗微生物的环境中,包括初级护理、老年护理、牙科护理及兽医医疗中,都变得愈加普遍。虽然AMS干预往往专注于处方者,但公众在确保明智使用和处置抗微生物药物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动植物健康组织均将抗微生物管理设为重点。美国的抗微生物管理在医师的处方自由背景下,长期以来主要依赖自我规范,直到2017年,联合委员会规定医院必须设立抗微生物管理团队。这项要求在2020年扩展至门诊环境。至2019年,加州和密苏里州已立法使AMS计划成为强制性。
根据美国医疗保健流行病学协会于2007年的定义,抗微生物管理是一组协调策略,旨在改善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以提升患者健康结果、降低抗生素抗性与减少不必要的费用。降低抗微生物的过度使用预期会服务于以下几个目标:
抗微生物管理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40年代,当时的科学家已注意到抗生素因过度使用而逐渐失效。
抗微生物管理的概念于1996年首次被提及,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概念获得了更多的认可和扩展。随着,2014年美国CDC建议所有医院应该有一个抗微生物管理计划。这一系列政策开始强调抗微生物药物合理使用的必要性,使得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参与到这一行动中来。
今天,抗微生物管理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医疗问题,它已与环境健康、人类健康及动物健康紧密相连。随着全球互联性及抗性微生物的扩散,抗微生物的使用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包括人类医疗资源及兽医资源的利用,如何在所有这些方面进行有效的抗微生物管理,将是当前与未来应继续研究的重要主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面对日益严峻的抗微生物抗性问题,我们该如何确保抗微生物管理的永续性与有效性,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