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根虫,尽管名字中有“虫”,实际上是蛾的幼虫,这些小生物在白天藏匿于土壤和植被下,夜间潜出来啃食植物,尤其是年轻的幼苗。一旦接触到植物的茎部,它们便会咬断茎部,这也就是它们名称的由来。这些幼虫不仅是植物的害虫,更是花园和农田的大敌。
切根虫在进食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异,有些会留在已经咬下的植物附近进食,而其他的则会在少量食用后继续移动。这种浪费的取食行为对作物的损害极为严重,使得切根虫成为农民和园丁心头的恶梦。
例如,在南非,切根虫 Agrotis segetum 被认为是玉米的第二大害虫。
切根虫的取食行为并非孤立,它们采用这种隐藏日间的策略来避免捕食者。在夜间,它们是许多夜行性毛虫的典型,在其它蝴蝶和蛾类中,像是某些行军毛虫也有类似的行为。这种自保的本能对于它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所谓的切根虫,主要是指多种蛾类的幼虫,特别是夜蛾科(Noctuidae)中几个不同的属。虽然不是所有夜蛾的幼虫都是切根虫,但许多具有相似生活习性的蛾类也可以被称作切根虫。最著名的几种包括:转根蛾(Agrotis segetum)、A. ipsilon 和 A. exclamationis。
切根虫以其惊人的取食能力而闻名,可以在短时间内摧毁整棵植物。
许多切根虫的生长阶段是在土壤中进行,这使得它们成为难以根除的害虫。这些年轻的幼虫通常在土壤中度过冬天,这虽然提高了它们的生存机率,但也为农民提供了控制的契机。
切根虫的长度可达1英寸(约2.5公分),颜色多样,包括绿色、棕色、灰色和黄色,通常有明显的纵向条纹。而它们的控制各具特点,来自于不同的地理区域。
在许多气候条件下,冬季的耕作能有效杀死许多切根虫,或使其暴露在 predators 之下。
为了有效控制切根虫,家庭园丁可以选择在播种前几周进行土壤翻耕,以消灭潜伏的幼虫。此外,当发现局部的切根虫攻击时,手动挖除并淋湿土壤能够促使有效的控制。而且,通过减少杂草与施用有机肥料,同时采用替代性的肥料,能减少切根虫的数量。
切根虫的天敌主要包括许多寄生性黄蜂,如鳞翅目和嗜蝇类,以及各种真菌和线虫,这些天敌的存在使得切根虫的数量能够得到控制。特殊季节里,其寄生率可高达80%。
某些捕食性昆虫,如地甲虫,也会以切根虫为食。
切根虫的防治并非完全依赖化学药剂,透过生态系统的平衡,可以让这些害虫的数量保持在可控范围内。适当管理植物环境和利用天敌将有助于提高花园的健康程度。而这种平衡,是否能够长久保持,则需要我们持续的关注与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