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只瘟热病毒(CDV),常被称为「足垫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性疾病,会影响许多哺乳动物,包括家犬、狐狸、狼、熊猫、貂及其他野生动物。此病毒不会感染人类,但在犬只中,犬只瘟热能对多个身体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
犬只瘟热的常见症状包括高烧、眼部发炎及流眼水、呼吸困难、喷嚏、呕吐、腹泻、食欲不振及无力,甚至鼻子和足垫硬化。
由单股RNA病毒引起的犬只瘟热,源于副黏液病毒科,该家族的病毒也会导致人类的麻疹和流行性腮腺炎等疾病。这种病毒透过吸入飞沫或接触受感染动物的体液而传播,因此在未接种疫苗的犬只中,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会非常高,尤其是在幼犬中。
犬只瘟热的症状多变,从无症状到风寒症状,甚至可能并发严重的肺炎、呕吐、腹泻和死亡。通常观察到的症状包括流鼻涕、呕吐和腹泻、脱水、过度流涎、咳嗽及食欲减退。若出现神经症状,可能会导致失禁。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包括肌肉抽搐、癫痫及感光过敏等问题,随着病情进展,癫痫会加重并可能导致动物的死亡。
生还的狗可能面临后续并发症,例如硬足垫病,这种情况通常导致爪垫和鼻部的皮肤变厚。
犬只瘟热的传播方法包括通过气溶胶飞沫及接触受感染的体液,感染后潜伏期约14至18天。尽管已有疫苗可以预防此病,未接种的犬只仍然是一个危险源。由于疫苗的广泛接种,犬只瘟热的发病率在某些区域显著下降,但在许多动物收容所和无人照顾的流浪狗中仍然存在爆发的风险。
疫苗的接种通常在幼犬出生后6-8周开始,并需在16周时完成全系列接种,这样才能有效防止感染。
目前尚无针对犬只瘟热的特效治疗,所有的治疗措施主要是针对症状和支持性护理,来解决液体和电解质失衡、神经系统症状和预防任何细菌性感染。具体治疗可能包括补液、电解质溶液的补充和抗痉挛药物。
CDV的死亡率依赖于犬只的免疫状况,幼犬的死亡率最高。对于成年犬来说,尽管感染犬只瘟热后可能出现肺炎和脑炎等并发症,但存活者通常会经历持续的神经系统影响,包括癫痫、运动协调失调和视力下降等问题。
随着犬只瘟热疫苗的普及,许多犬只的健康受到改善,但流浪狗群体仍然是一个潜在的病毒带原者。对于所有宠物主人来说,确保犬只按时接种疫苗至关重要。在保护我们宠物的同时,我们也在保护整个社会免受这种致命疾病的威胁。你是否有考虑过自己宠物的疫苗接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