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抑郁症是指重性抑郁症(MDD)和持续性抑郁症(PDD)共存的情况。根据研究,双重抑郁症的严重程度通常高于单独的重性抑郁症或持续性抑郁症,且双重抑郁症患者的复发速度也更快。双重抑郁症患者在生活中经常遭遇多重困难,从情绪波动到日常功能障碍,然而,有些研究认为双重抑郁症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这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双重抑郁症患者通常比单纯的重性抑郁症或持续性抑郁症患者经历更多的情绪波动和焦虑共病。
根据Goldney和Fisher(2004)的研究,在澳大利亚南部的一项样本中,双重抑郁症的患病率为2.2%。而在美国,Jonas等(2003)的研究发现,双重抑郁症的患病率为3.4%。相对地,持续性抑郁症的患病率为6.2%,而重性抑郁症的发病率则为8.6%。这些数据显示,尽管双重抑郁症的相对罕见,但仍需医疗干预。更重要的是,根据Miller, Norman和Keitner(1999)的报告,双重抑郁症患者在情感和社交功能方面的损害更为明显。
双重抑郁症的特征往往比单独的重性抑郁症或持续性抑郁症更加严重,患者更常寻求医疗帮助。
目前,针对双重抑郁症的药物治疗研究较为有限。尽管某些药物如氟西汀在多项研究中显示出疗效,但大多数研究均缺乏适当的对照组,使得结果的可信度受到质疑。根据研究结果,结合药物与疗法的治疗方式通常比单一疗法更为有效。然而,由于社会对抑郁症的负担日益加重,迫切需要针对双重抑郁症的专门研究和治疗方法。
使用药物治疗和行为疗法的结合,可以在短期内有效减轻抑郁症状。
在一项研究中,Miller等显示结合药物和治疗方法的患者在社交功能及抑郁症状上明显优于仅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但这种效果在随后的3至12个月中逐渐减弱。多项针对不同药物的研究仍在进行,例如针对多种抗抑郁药物的开放性试验,这提醒了我们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也显示出对于双重抑郁症的治疗仍需更多数据支持。
虽然双重抑郁症的患病率低于其他形式的抑郁症,但凭借其特有的病程,依然需要透过有效的治疗进行管理。根据Hirschfield等(1998)的研究,教育程度及个人关系状况是影响治疗结果的重要指标。虽然双重抑郁症患者常经历情感的波动,但有些研究指出,这些患者的社会功能障碍程度和单一的抑郁症患者并无显著差异。
对于双重抑郁症是否应定义为独特病症,目前的研究结果仍存在争议。
迄今为止,双重抑郁症的定义在精神病学界仍难以达成共识,随着类似病症的深入研究,有必要针对双重抑郁症展开更多的探讨与分析。不同的研究结论导致了对双重抑郁症病理学的不同看法,而造成的医疗干预及政策制定的困难,该如何获取社会的重视与支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