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器,作为一种药物传递设备,已经历经百年历程,至今仍然在现代医疗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雾化器,在美国英语中被称为nebulizer,英国英语则为nebuliser,是一种用于将药物以雾的形式输送至肺部的设备。这种设备常见于哮喘、囊性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其他呼吸疾病的治疗中。雾化器通常使用氧气、压缩空气或超声波来将液体药物转化为小颗粒,患者透过口部吸入。
各种哮喘指南均建议使用定量喷雾吸入器(MDI),而非雾化器。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雾化器的效果并不一定优于定量喷雾吸入器(MDI)配合扩张器的疗法。虽然雾化器在急性哮喘发作时仍显示出其优势,但在COPD的治疗中,两者所提供的效果并无显著差异。这意味着即使雾化器在某些情况下被广泛使用,其疗效可能并不足够支持这种普遍的做法。
雾化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 1858年,法国的Sales-Girons研发出首个“电动”喷雾吸入器,这一装置使用压力来雾化药液。此外,1864年德国出现的Siegle蒸汽喷雾吸入器,利用文丘里原理实现了药物的雾化,这是雾化治疗的开端。尽管早期的产品疗效不佳,但它们却奠定了雾化器技术发展的基础。
历史上,第一个气动雾化器于1930年代问世,标志着雾化技术的一次重大进步。
现代雾化器有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气动式雾化器,它通过将液体药物转化为雾状以供吸入。自1965年以来,随着超声波雾化器的出现,这一设备的便携性和操控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此外,振动网格技术在2005年进一步改变了雾化器市场,使得疗程时间缩短,药物吸入效率提高。
随着科技进步,现代雾化器不再仅限于医疗用途。超声波雾化器现在也用于加湿器,以向干燥空气中喷出水雾。此外,许多电子烟型产品也采用了雾化技术,使得其使用更加多样化。然而,随着市场的发展,对于最常见的电子烟型产品来说,过去的超声波雾化器技术未被广泛应用于新型电子烟。
经过数十年的演变,雾化器技术持续发展,展现出依然坚实的立足之地,无论是在医疗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也开始重新思考雾化器在健康领域的重要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