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科医疗中,心音图(CTG,Cardiotocography)是监测胎儿心跳与子宫收缩的重要技术。从17世纪开始,医生就已开始记录胎儿心音,而在20世纪50年代及60年代,现代CTG的发明者们如Edward Hon、Roberto Caldeyro-Barcia与Konrad Hammacher等,将这种技术发展到了新的高峰。 1968年,首个商用胎心监测仪器问世,标志着产科医疗的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CTG的主要作用在于评估胎儿的健康状况,特别是在分娩过程中的氧供应状况。尽管在产前期间对于高风险孕妇的CTG监测尚未证实其对母婴的益处,但在临床应用中,CTG的确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为此,医疗界对CTG的研究从未停止。
现代CTG依赖于对胎儿心率与子宫收缩的准确监测,这不仅帮助医疗人员做出及时的干预,还提高了母婴的安全性。
CTG的运作主要分为外部与内部监测。外部心音图使用两个传感器,分别放置于孕妇的腹部,一个监测胎儿心率,另一个则测量子宫收缩的频率。这些数据将透过多普勒超声波记录在图表上。相比较之下,当外部监测不再充分或需要更密切的监控时,可以用内部心音图进行监测。内部监测透过将电极直接连接到胎儿头皮,通常在羊水破裂和宫颈扩张的情况下进行。
这些数据的解读对于确保母婴健康至关重要。为了标准化心音图的解读,美国国家儿童健康与人发展研究所曾举办工作坊,开发出一套标准术语,以便更清晰地描绘胎儿心率与宫缩模式。
在CTG的解读中,关键指标包括基线胎儿心率、变异性及加速、减速等,这些都是预测胎儿健康的重要指标。
胎儿心率的变异性是评估胎儿氧供给状况的重要指标。中度的变异性通常预示着胎儿红细胞中氧的供应良好,而缺乏变异性可能表示胎儿处于休眠或受损状态。这种状态必须引起医疗者的警惕,因为胎儿缺氧的后果可能是不可逆转的。
CTG的解读样本分为三个级别:正常、可疑和异常。正常的示踪图显示胎儿心率在110至160次每分钟之间,变异性范围在5至25次之间,而可疑的示踪图则缺少至少一个正常特征,要求近距离监控。
根据2017年Cochrane的报告,CTG监测能显著减少新生儿癫痫的发生,但对长期发展结果的影响仍不明确。虽然CTG的使用提高了无法预见的情况下的反应速度,却也伴随着剖宫产与产道产生的风险,需要医疗人员在面对孕妇选择时提供充分的资讯,使其能做出明智的决策。
CTG的应用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是现代医疗的一把双刃剑,既增强了孕妇的信心,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目前,对CTG的研究仍在持续进行,特别是在提升其准确性和及时性方面。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可能会开发出更为全面的监测系统,帮助医疗人员更有效地做出决策,保障母婴的健康。
你认为未来的CTG技术将如何影响产科医疗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