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炎是一种周围心脏的纤维囊(心包)发炎的疾病。它的症状通常包括突发的尖锐胸痛,这种疼痛可能会延伸至肩膀、脖子或背部。根据研究,这种疼痛在坐起或前倾时通常不会那么严重,但在躺下或深呼吸时会显著增加。
疼痛的位置和变化是心包炎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使得它在诊断上与心脏病发作有所不同。
心包炎的其他症状还包括发烧、虚弱、心悸及呼吸急促。虽然症状的出现通常是突发性的,但也有部分患者会经历逐渐加重的情况。心包炎的成因常常不明,但一般认为多数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其他可能的原因还包括细菌感染(如结核病)、心脏病发作、癌症、自身免疫疾病及胸部创伤。
对于心包炎的诊断,医生通常会根据胸痛的特征、听诊时的心包摩擦音、特定的心电图变化以及心脏周围的液体来进行判断。心脏病发作可能会导致类似于心包炎的症状,但这两者之间的某些差异往往使得诊断变得清晰。
心包炎的经典表示为听诊中可听到的心包摩擦音,这通常位于左心脏靠近胸骨的下方。
心包炎的主要症状是胸痛,这通常是自下心脏或左侧胸部的痛感,并伴随着向上放射至肩胛骨末端的位置。这种痛感在坐着或弯腰时得以缓解,但在躺下或吸气时则会加深。除了胸痛外,其他可能的症状还包括干咳、发烧、疲劳以及焦虑。
由于心包炎的症状与心脏病发作相似,部分患者可能会被错误诊断为心脏病发作。
心包炎可能进一步发展为心包积液,最终导致心包填塞。这通常是在表现出心包炎的经典症状后紧接着产生的,然后患者会显示出心包填塞的征兆,包括嗜睡、低血压、心音遥远及颈静脉扩张等。在某些情况下,心电图或Holter监测会显示出电气交替,这代表心脏在充满液体的心包中摇晃。诊断心包填塞通常需要透过经胸超声检查。
心包炎的原因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感染:病毒、细菌或真菌。有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结核病是常见的原因,而在发达国家中,约85%的心包炎案例被认为是病毒引起的。常见的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单纯性疱疹病毒以及麻疹病毒等。
除了感染外,自身免疫疾病、心脏病发作及其他各种因素皆可能导致心包炎的发生。
对于病毒性或原因不明的心包炎,治疗方式通常以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s)如阿斯匹灵为主,并可能与秋水仙碱联合使用来降低复发风险。在某些严重的情况下,抗生素、类固醇或心包穿刺可能是必要的。在抗炎药物无法缓解的病例中,可能会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和其他新疗法。
手术移除心包(心包切除)也可能在严重情况下考虑使用,这在改善心脏功能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心包炎是一个相对少见的疾病,根据统计,每年约有3人每万人受到影响。最常受到影响的人群是20至50岁的男性,且约30%的病例会经历多次发作。
无论是由于何种原因,心包炎的疼痛感随着体位变化而生的情况,无疑为这种疾病带来了独特的诊疗挑战。在此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帮助患者管理这种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