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出口产业之一,每年生产大约12到13亿升的葡萄酒,其中约80%被出口到海外市场。这个产业不仅为经济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也为就业、出口及旅游业增光添彩。根据报导,澳大利亚国内市场规模达到35亿美元,国人每年消耗约5亿升葡萄酒。在这个以葡萄酒闻名的国度,每一瓶酒的背后都藏着不可思议的故事。
「澳大利亚的葡萄酒不仅仅是饮品,更是历史的承载者、文化的象征。」
葡萄栽培在澳大利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88年,当时第一艘运载罪犯的“第一艘舱”抵达新南威尔士,由总督菲利普带来的葡萄藤剪枝来自好望角。起初,这些葡萄是为了家庭用途而种植。虽然最早的酿酒尝试并不成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殖民者却逐渐成功地培育出各种葡萄,并在1820年代的澳大利亚开始贩售葡萄酒。
1822年,格雷戈里·布拉克斯兰成为第一位出口澳大利亚葡萄酒的人,更因其成功获得国外奖项而闻名。随着来自欧洲的自由移民的到来,澳大利亚的酿酒技术与生产品质也大幅提升。例如,来自普鲁士的移民在1850年代协助设立了南澳大利亚的巴罗莎谷,打造出当地优质的酿酒区域。
「在1873年的维也纳展览中,法国的评审在盲品时赞赏了维多利亚州的葡萄酒,但得知产地后却表示抗议,因为如此优质的葡萄酒应该是法国出品。」
澳大利亚一共拥有约130种不同的葡萄品种,其中常见的包括西拉(Shiraz)、卡本内·苏维浓(Cabernet Sauvignon)、霞多丽(Chardonnay)等。这些品种大多是在18世纪和19世纪从欧洲及南非引进的。随着时间推移,澳大利亚的酿酒师也逐渐开发出了一些本地的葡萄品种,如Cienna和Tarrango,进一步丰富了其葡萄酒的多样性。
另外,近年来不少酿酒师开始重新研究一些所谓的「替代性品种」,例如:小维多(Petit Verdot)、格里根醇(Pinot Grigio)、桑吉维塞(Sangiovese)等,这些品种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
「澳大利亚的酿酒师将这里的葡萄酒推向了全球的舞台,他们所运用的技术和理念是推动酒业变革的重要因子。」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澳大利亚的酿酒业经历了重大的技术变革。如今,许多酿酒师利用不断创新的技术来提升葡萄的品质和酒的风味。比如说,园艺管理(canopy management)技术的改进使得葡萄的生长环境更加适宜,最终酿出的酒品品质更高。此外,随着全球化的影响,澳大利亚的酿酒师也被视为酒业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多数人选择在北半球的冬季进行季节性工作,积累更多的酿酒经验。
在澳大利亚,葡萄酒的产量分布比较均匀,大约60个指定的葡萄酒产区遍布在总面积近16万公顷的土地上,其中主要集中在南部的凉爽地区,包括南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塔斯马尼亚和昆士兰等州。每个州的酒庄生产的酒款多样,各具风格,这些风格受气候、地形及土壤类型的影响,反映了每个地区的特色。
「在小规模产区中,通常能酿制出更高价值的优质葡萄酒,而广阔的漠南水域则是年产量最大的地区。」
然而,这个行业并非一路平坦,面临着市场变化和环境挑战。 2019到2020年的旱季大火让很多酿酒区的产量大幅下滑,尤其是阿德莱德山区,占据了约30%的产业损失。随着中国市场的关系变化,针对澳大利亚葡萄酒的贸易关税一度高达200%以上,这使得很多酿酒商陷入困境。但比起挑战,行业内部的创新与合作让市场充满活力,也为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澳大利亚的葡萄酒在世界舞台上获得了举足轻重的位置,其背后的每一个故事都隐藏着历史的变迁与酿酒者的坚持与创新。这样的葡萄酒文化,不仅代表着生产者的心血,还掺杂着大自然的恩惠。在未来,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保持这份珍贵的传承与创新,将成为每一位酿酒者需要思考的课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