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Mallory-Weiss syndrome(马洛里-韦斯综合症)是一种由于高腹腔压力导致的粘膜撕裂,这种情况主要出现于呕吐之后,也成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根据研究,在成年人中,这种撕裂案例占所有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约1-15%,而在儿童中则低于5%。
这些撕裂通常发生在食道与胃的交界处,但也可能发生在食道的其他地方,这使得病情可能变得复杂。
Mallory-Weiss syndrome最常见的成因是与持续的呕吐有关,尤其是酗酒或暴食症患者的情况。而胃食道逆流病(GERD)也是被认为与这一综合症有关的风险因素之一。不过,并非所有Mallory-Weiss syndrome的患者都有这些已知的风险因素。
在1929年之前,就有报告显示类似症状的病例,最早是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曼·阿尔伯斯于1833年通过尸检报告的胃食道溃疡案例。一直到1929年,G. Kenneth Mallory和Soma Weiss才首次准确地描述了该综合症,并将之命名。这一名词的提出源于他们对15名酗酒患者的研究,这些患者都表现出呕吐和作呕的征兆。
根据他们的研究,反复呕吐会导致撕裂的形成,这位于食道和胃之间的接合处。
医学界的研究随着年代的推进而发展,1955年,外科手术的发展使得Mallory-Weiss筛查和治疗的方式有了巨大的改进,从在患者去世后进行解剖,发展到了及早介入和诊断。
Mallory-Weiss syndrome的主要症状通常以呕吐血液(吐血)为主,往往是剧烈呕吐或作呕后出现的。病人亦可能出现胸痛、背痛或上腹部疼痛等症状。个别患者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感到晕眩或失去意识。
在90%的病例中,撕裂的愈合是自发性的,出血会在48至72小时之内自然停止。
Mallory-Weiss syndrome的发生与酗酒、暴食症、胃食道逆流病等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多达75%的患者在发病时存在重度饮酒情况。此外,突如其来的腹部压力增加,例如剧烈呕吐或咳嗽,亦是诱因之一。
有些研究表明,食道裂孔疝可能是Mallory-Weiss syndrome的潜在诱因,但此观点也有其争议,并未取得一致的结论。
确定Mallory-Weiss tears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上消化道内视镜检查。这可以发现撕裂的具体位置及其大小。治疗方面,对于轻微出血的个案,常用保守性治疗方法,如静脉输液、禁食和安静休息等。而在出血持续的情况下则需要用到内视镜止血技术,如金属夹闭合术和热探头凝固术。
大多数患者的撕裂长度通常在2至4厘米之间,且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内视镜直接观察得以确认。
除了以上治疗方法,随着治疗技术的发展,患者在内视镜下还可以接受其他创新的治疗,如注射肾上腺素来收缩血管、结扎术来施加直接压力等。适当的后续观察同样至关重要,以确保出血不再复发。
尽管Mallory-Weiss syndrome的治疗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对于这一疾病的认识仍有待加强,特别是人们需要警惕暴饮暴食或严重呕吐所带来的风险。面对这种情况,你是否也曾思考过,自己对这些病因的了解有多深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