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4年1月24日重磅推出的Macintosh "System 1" 是经典Mac OS操作系统的首个主要版本。随着Macintosh 128K一同发布,System 1的出现标志着个人电脑的一个新纪元。这个操作系统专为Motorola 68000微处理器设计,并在后来对其进行了一次更新。
这个操作系统以其数个创新功能深受使用者喜爱,为日后的macOS奠定了基础。
System 1引入了许多令人惊艳的功能,为以后的操作系统提供了范本。其中,Finder和菜单栏的设计成为许多使用者心目中的经典。在Xerox PARC的授权下,System 1成功地普及了图形用户界面和桌面隐喻的概念。然而,考虑到当时原始Macintosh有限的随机存取记忆体和缺乏内部硬碟的环境,它并不支援多任务处理。尽管如此,桌面配件的功能却让使用者能够在一个应用程式运行的同时,使用其他小工具。
在System 1中,垃圾筒的设计也值得注意——当计算机关闭或载入应用程式时,垃圾筒中的物品会被永久删除。这一特点提醒了当时使用者对资料管理的重视。
System 1的总大小约为216 KB,包含六个主要档案:系统文件、Finder、剪贴板、Imagewriter打印机驱动、剪贴簿和便条纸。
除此之外,System 1还附带了一张专用的磁碟,内含名为“Macintosh导览”的功能,演示了操作系统的运行和使用小技巧,并附有一段33分钟的音频带,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这些附加的教学材料不仅展现了当时技术的前沿,还吸引了众多使用者的目光。
菜单栏的设计在System 1中大放异彩。与Lisa OS相似,System 1的Finder拥有五个主要菜单:Apple菜单、档案、编辑、检视、以及特殊功能。当用户进入某个应用程式时,菜单会根据不同的应用而变化,但大多数软体仍保持至少档案和编辑菜单的存在。这种灵活性使得操作界面更为友好。
在Apple菜单中,用户可以找到关于Finder的信息以及桌面配件的选项,而在编辑菜单中则包含了如剪切、复制和粘贴等基本编辑功能。
特殊菜单则专注于硬体管理及其他系统功能,并在Finder菜单的最右侧显示。使用者在System 1中能够轻松进行文件操作,比如清空垃圾桶和清理桌面,这一点随着版本1.1的更新进一步增强,用户甚至可以选择替代的启动程式来运行,这在System 7中则被"启动项目"资料夹所取代。
System 1赠送多种桌面配件,这些小工具的引入让使用者获得了更大的便捷性。这些配件包括闹钟、计算器、控制面板、键盘符号、便条纸、拼图和剪贴簿等。这些桌面配件的特点在于,它们能够同时运行于应用程式之上,与只能在某一时间内运行一个应用程式的限制形成鲜明对比。
例如,闹钟配件可以在设定时间到达时发出蜂鸣声,而计算器则提供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功能,使用者的需求被充分考虑到了。
控制面板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不使用文本,而是以符号方式展示设置选项,这是为了强调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理念。用户可以透过这个控制面板调整音量、双击速度,以及滑鼠灵敏度等多种设定。值得一提的是,在早期的Macintosh机型中,萤幕亮度需要透过一个机械调整轮来控制,这也反映了当时技术的局限。
便条纸配件使得笔记变得便捷,使用者可以随意储存文字,并透过折页符号来建立多个便条页,也让数据管理更为高效。拼图则作为一个小游戏存在,而剪贴簿的功能则为使用者提供了切、复制及粘贴内容的方式,实现资料的快速转移。
System 1的推出不仅仅是一套操作系统的诞生,更是改变了人们与电脑互动的方式。无论是透过桌面配件的便捷功能,还是价格相对亲民的策略,System 1成功吸引了对新技术充满好奇的使用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创新理念对后续的技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是否能够想像到未来的操作系统会如何发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