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对现今医学的快速发展与个体化医疗的需求,基因如何影响药物反应成为了热门的研究话题。其中,细胞色素P450 2C19(简称CYP2C19)酶的变异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因为这种酶在15%至20%的亚洲人中存在罕见的变异,这让这些人对常用药物的反应有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CYP2C19是肝脏中最重要的药物代谢酶之一,负责代谢至少10%的临床用药。
这种酶的基因多态性造成了个体对药物的代谢能力差异,这可能会导致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时出现意想不到的反应。举例来说,普遍使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克拉格定(clopidogrel)对CYP2C19的依赖性特别高。克拉格定本身是一种前药,必须通过CYP2C19的代谢转变为活性形式才能发挥其药效。这意味着携带CYP2C19变异的人群,可能因为代谢能力下降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甚至增加发生重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研究指出,CYP2C19*2和CYP2C19*3等变异会降低克拉格定的疗效,与未携带该基因变异的患者相比,这些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相对风险提高1.53至3.69倍。
具体来说,CYP2C19基因有多种变异,影响着药物的代谢能力。最常见的是CYP2C19*1(野生型),这种型别通常是正常的。相对的,CYP2C19*2和CYP2C19*3型别被视为功能缺损的等位基因,会导致代谢能力降低,而CYP2C19*17则是功能增强的等位基因,会增加酶的活性。这使得拥有不同基因型的患者在接受相同药物治疗时,可能会出现截然不同的药物反应。
这些发现凸显了药物基因组学的价值,医疗提供者可以根据患者的基因型来调整用药计画,从而提升疗效及减少副作用。举例来说,对于有CYP2C19*2或*3变异的患者,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其他不依赖CYP2C19代谢的抗血小板药物,如替卡格雷(ticagrelor),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据报导,2021年的研究显示,与克拉格定相比,替卡格雷在CYP2C19功能缺损的患者中有着更好的疗效。
然而,对于持有CYP2C19*17基因变异的患者来说,虽然这个变异有助于提高代谢率,增加对某些药物的反应,但也可能导致不必要的副作用。例如,高剂量的抗忧郁药物在这些患者身上可能效果不彰,并且因此需要更谨慎的监测与调整剂量。
对于药物的反应,不同的人可能因持有不同的基因型而出现截然不同的反应。这一点在临床试验中频繁出现,但对于这些变异的潜在机制仍然我们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才能更好地理解其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如果一个基因变体可能是让一些患者无法有效反应药物的原因,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调整我们的用药策略,以迎合不同患者的需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