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常被称为锁骨或钥匙骨,是一根长约6英寸(15公分)且呈S形的细长骨头,扮演着将肩胛骨与胸骨相连的支撑角色。每个人身体两侧各有一根锁骨,它是人体中唯一一根横向躺着的长骨,与肩胛骨一起构成了肩带。在部分脂肪较少的人身上,锁骨的位置非常明显,因此其被命名为拉丁语的“clavicula”,“小钥匙”,因为它在肩膀外展时的旋转运动,仿佛是一把钥匙。
锁骨是一根薄而双曲的长骨,位于第一肋骨的正上方,作为支撑,保持肩胛骨在适当位置,让手臂可以自由垂挂。锁骨的内侧圆形端(胸骨端)与胸骨的胸骨茎关节相连,而外侧扁平端(肩峰端)则与肩胛骨的肩峰关节相连。
锁骨的内部由一层的松质骨和一层的致密骨外壳组成。这层致密骨的形成与包裹在骨头上的筋膜层有关,刺激邻近组织的骨化。
锁骨的主要功能包括:
锁骨在生长过程中最早开始成骨,但却是最晚完成的骨头,约在21至25岁之间完成完骨化。
锁骨的骨折通常是因为外部撞击或摔倒造成的,尤其是在手臂伸展时的情况下,最常见的骨折部位是两曲处的交界处。在大多数情况下,受损的肌肉会使内侧骨端抬高,有时可能会刺穿皮肤。
在原始的硬骨鱼中,锁骨已经出现并与鳍相连,但在大多数现代鱼类中则缺失。随着演化,许多哺乳类动物的锁骨也会缩小或消失,让肩胛骨拥有更大的运动自由,这对于快速奔跑的动物来说非常重要。
锁骨的形状和结构在不同物种之间都有所差异,而人类的锁骨特征可能早在300至400万年前就已经开始形成。正因如此,不同的动物和人类的锁骨也揭示了它们演化过程中的动作模式和生存需求,这令人深思:锁骨的演化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联到底有多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