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洲,这个被冰雪覆盖的遥远大陆,一直以来都是全世界最冷的地区。大多数人对南极的印象可能仅限于其严酷的气候和冰块,然而在这片极端的环境中,却也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温度纪录。今天,我们将带你走进南极的气候世界,探索这个冰雪大陆的极端温差及其背后的真相。
南极的气候以其寒冷和干燥著称。这里的年均降水量仅有166毫米(6.5英寸),绝大部分降水以雪的形态出现。南极的气候类型被划分为冰盖气候,几乎全境均被厚度超过1500米(5000英尺)的冰层所覆盖。根据相关数据,南极贮存着全球90%的冰和超过70%的淡水。
“南极的极端寒冷使其成为地球上最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
在南极的冰冷世界中,最令人注目的莫过于它的温度纪录。 1982年1月30日,南极的最高温度达到了19.8 °C(67.6 °F),这一惊人的数字是在Signy研究站记录的。而在2020年2月6日,阿根廷的Esperanza基地也创下了18.3 °C(64.9 °F)的最高记录,这在南极主陆的最高气温中可谓是罕见的。
“南极的最高温度历史纪录显示,尽管这里压倒性的寒冷,但在某些时期内,也能出现惊人的高温。”
与高温纪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南极的低温纪录。 1983年7月21日,Vostok站测得了−89.2 °C(−128.6 °F),这是南极有可靠测量的最低气温。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温度比于干冰在海平面压力下的升华点低了10.7 °C(19.3 °F)。另外,根据卫星测量,2010年8月10日,在东南极高原的无云区域甚至观测到−93.2 °C(−135.8 °F)的地面温度。
南极的降水量分布极其不均。沿着南极半岛的降水量可达380至640毫米(15至25英寸),而内陆高地的降水量则低至50毫米(2.0英寸),使这里成为一个相对干燥的沙漠地带。这种低降水量加之低温的结合,导致南极的空气非常干燥,这为在南极运作的科学家和探险者带来了持续的挑战。
南极几乎完全被冰盖覆盖,涵盖90%的全球冰量。冰架是南极海岸线的主要特征,约占75%的海岸线由浮冰构成。这些冰架从陆地缓慢流入海洋,然而其质量损失包括滑动因海水温度上升所导致的融化。这种变化对全球海平面变化有重要影响。如果所有的南极冰盖完全融化,全球海平面预计将上升超过60米(200英尺)。
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南极的情况令人担忧。研究显示,东南极的冰厚度在以每年约1.8厘米的速度增长,而西南极却以每年0.9厘米的速度减薄。这种不均衡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对整体全球气候体系构成了挑战。
南极的环境变化持续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试图揭示这片冰雪大陆的未来走向。随着气候暖化,南极或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在此背景下,对于全人类而言,了解南极的变化和影响将变得尤为重要。
在面对南极冰川的破裂和气候变化的挑战时,我们是否能够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保护这一珍贵的自然资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