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史无前例的丧失,科学家们指出,人类活动正驱使地球进入第六次大灭绝事件。人类的不断繁荣扩张让大自然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生态系统的破坏正变得更为明显,让我们不禁思考这一切的根源究竟为何。
据报告显示,自1970年以来,来自人类的活动,比如资源过度消耗和不断增长的人口,使得脊椎动物的数量暴跌了68%。
「人类的活动,特别是过度消费、人口增长和密集耕作,导致了广泛的物种灭绝。」
根据《全球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报告》,大约有100万种植物与动物面临人为原因造成的灭绝风险。随着人类对土地的需求增加,生物栖息地的破坏日益严重,自11,000年前农业兴起以来,人类已经改变了地球表面约70%的土地。
环境退化特别影响了女性的生计。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在农村地区,女性和女孩在面对土地退化时承担着更重的负担,包括获取水、食物及燃料等初级生活需求所需的时间与精力,小村庄里更是频繁出现性别暴力的悲剧。
清洁水资源的枯竭正变成一个全球性危机。全球仅有约2.5%的水为淡水,而大部份淡水又被封冻在冰盖中,只有不到30%的淡水可供人类消费。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水质污染问题层出不穷。
「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目前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气候变迁引发的气候波动影响着水资源的供应。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降雨模式、蒸发与地下水的补充率均受到影响。这些变化可能导致某些地区的水资源贫乏,加剧各地的水资源竞争。
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与经济发展是环境退化的主要推手,随着需求日益增加,自然资源持续承受压力,而环境的自然平衡遭到破坏。预计到2070年,将会有多达170万的新增人口。
农业过度依赖气候条件,并且对水资源需求甚大。随着气候变迁,降雨和蒸发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土壤水分与地下水的补充,使得农业生产面临严重挑战。
为了解决日益加剧的水资源问题,各国亟需采取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措施。制定适应新气候条件的水管理策略,并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至关重要。
伴随着人口的增长,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将不断攀升,势必造成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损害。从而,不得不引发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未来人类该如何持续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