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金红石的晶体结构:它是如何影响其独特性质的?

金红石(Rutile)是由二氧化钛(TiO2)组成的氧化矿物,为天然二氧化钛的最常见形态。金红石以其独特的光学特性而闻名,包括极高的折射率及显著的双折射。这些特性使得金红石在某些光学元件的制造中非常有价值,尤其是在极长的可见光和红外光波长仍然有效的偏振光学中。

在2005年,塞拉利昂共和国的金红石年产量占全球的23%,而到2008年更增至约30%。这个数据凸显了金红石在全球资源中的重要地位。

金红石的结晶结构

金红石具有四方晶格结构,单元格参数为 a = b = 4.584 Å,c = 2.953 Å。其结构中的钛阳离子以六配位形式存在,意味着它们周围包围着六个氧原子所形成的八面体。而氧阴离子则以三配位形式出现,这使得金红石的晶体结构独特且具有稳定性。

金红石在所有温度下都是 TiO2 中最稳定的多型晶型。

此外,金红石的结构有助于其光学特性,特别是在高温和高压的变质岩及火成岩中广泛存在。加之它的最低分子体积,这使得金红石通常是大多数高压变质岩中的主要钛含量相。例如,在角砾岩环境中,金红石被视为一种常见的附属矿物。

金红石的应用

在海滩沙中形成的大量金红石,是重矿物和矿石沉积的重要成分。矿工们提炼并分离这些有价值的矿物,主要用于生产耐火陶瓷、颜料及钛金属的生产。精细粉末化的金红石是明亮的白色颜料,广泛应用于油漆、塑胶、纸张和食物中。

钛白颜料是全球钛的主要用途。

此外,金红石在光电领域的应用也渐受重视。作为一种大型带隙半导体,金红石近期被大量研究,用作光催化剂及稀磁性材料。研究通常利用合成金红石,而非常规的矿物来源材料。

合成金红石

合成金红石首次在1948年被生产出来,并以各种名称出售。可以通过Becher过程将钛矿石铁钛矿转化为合成金红石。高纯度的合成金红石透明且几乎无色,略带黄色,且能通过掺杂以制成多种颜色。

合成金红石的高折射率赋予其与钻石类似的外观。

尽管合成金红石在珠宝中并不常见,因为其硬度仅为摩氏硬度6,但随着钛 dioxide的光催化活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仍在不断推进。

结论

总结来看,金红石的晶体结构与其独特性质密切相关,并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无论是其在光学、陶瓷还是半导体方面的应用,金红石的发展依然充满着潜力与挑战。而在未来,我们又该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并发展金红石的特性呢?

Trending Knowledge

金红石的颜色之谜:你知道为什么有些标本会呈现深红色吗?
金红石,化学组成为二氧化钛(TiO2),是最常见的天然二氧化钛形式。这种矿物以其独特的光学性质而闻名,尤其在工程与制造行业中拥有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当我们论及金红石的颜色时,尤其是那些深红色的标本,许多人可能对其颜色的来源感到好奇。 <blockquote> 金红石这个名字源自于拉丁文rutilus(红),这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它在某些标本中所展现的深红色。这种深红色是如
天然金红石的惊人秘密:为什么它在光学界如此受欢迎?
天然金红石(Rutile)是一种由二氧化钛(TiO2)组成的氧化矿物,拥有众多令人惊叹的光学特性。这种矿物的稀有多型物,如金红石的多晶型,包括锰铁铬矿和钛铁矿等,使它在光学界中占有一席之地。其高折射率、大双折射性和高色散特性使得天然金红石成为制造特定光学元件的理想材料,尤其是在偏振光学领域中,能够有效应用于可见光及红外光范畴中,长达约4.5微米。 <blockquote>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