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赖(Depend)是金佰利(Kimberly-Clark)旗下专为面对尿失禁或大便失禁的人士设计的吸收性一次性内裤品牌。作为成年人衬垫的替代品,Depend在美国市场上占有49.4%的份额,牢牢矗立于这一领域的领导地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Depend品牌的产品设计与功能如何演变,成为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Depend品牌在1984年首次投入市场时,最初名为Conform,其设计理念旨在提供较成人尿布爽身的选择。
Depend产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金佰利在1978年推出的Huggies一次性婴儿尿布。作为公司对成人市场的扩张,1984年Depend产品问世,最早市场测试是在威斯康辛州的绿湾。初期产品只有内衬垫,吸收能力各异,并采用小型弹性带固定,便于穿着。
1984年,Depend Shields添加至产品线,专为轻度失禁人士设计,提供适度到重度的尿失禁解决方案。 1985年,适用于重度或完全尿失禁及肠道失禁的内裤应运而生,颜色以及外型设计随之进行便利化改良。
1988年,Depend产品全面采用吸收锁核心技术,当湿液接触时转变为凝胶,大幅提升了产品吸收效率。
随着时间的推移,Depend不断地创新和推出新产品。 1998年,Pull Up成人一次性内裤的推出,使消费者能够拥有更像传统内裤的穿着感受。这类内裤不仅在外观上选用了布料质感,还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穿著者的自信与舒适。
2000年,Depend Briefs进一步进行优化,颜色改为白色并略带青色 tint。 2001年,重新设计的可再次穿脱的产品也随之推出,显示出品牌对功能性和时尚的重视。
进入2009年,Depend推出性别特定的成人内裤,针对男性和女性的需求推出了名为Depend Underwear for Men及Depend Underwear for Women的产品。
2012年,专为婴儿潮一代设计的“Silhouette for Women”和“Real Fit for Men”首次亮相。这些产品不仅采用了现代化的外观设计,还进一步细分了市场,让使用者可以更好的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在广告策略方面,从1992年至2012年,演员June Allyson一直担任主打代言人,带领品牌九次改变形象。 2012年起,年轻名人的加入改变了品牌形象,吸引了更多以自信树立自我形象的消费者。
有趣的是,依赖品牌的变革不仅限于产品本身,还积极参与文化建设,甚至在流行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大众文化中,依赖品牌的存在也被讽刺性地提及,如在David Foster Wallace的小说《Infinite Jest》中,就提到过「Depend成人内裤」的标语。此外,Lisa Rinna的品牌代言人身份在《洛杉矶的真实自娱自乐》中也频频浮现。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Depend不断调整其产品组合与行销策略。新款内裤不仅解决了生理需要,还考虑到了穿著者的舒适感及其所需的社交自信。从最初的男性与女性未分设计,到如今提供性别专用的内裤,Depend的转型无疑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
是否随着产品的改变,我们的观念也该跟着转变,让对失禁产品的偏见逐渐消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