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灾害频发的菲律宾,Project NOAH(全国性危险评估计画)成为该国防灾应对的核心力量。作为菲律宾主要的灾害风险减少与管理计画,NOAH不仅让技术成为减灾的武器,更提升了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挽救了无数生命。
Project NOAH的建立可以追溯到2011年,那是经历过台风“仙督”的伤痛,该台风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为了加强菲律宾在自然灾害应对方面的能力,当时的总统阿基诺三世呼吁建立更有效的灾害预防与缓解系统。于是,Project NOAH于2012年正式启动,结合科学与技术来提高国家的灾害应对能力。
Project NOAH的目标是在自然灾害来袭前提供六小时的提前警报,让各种相关机构能够做好充分准备,减少灾害造成的影响。
这项计划的成功依赖于多个组织的合作,包括国立地质科学研究所、气象局和许多私营公司。 Project NOAH涵盖了八大主要组件,例如安装自动雨量计和水位监测站,以敏感地追踪洪水预警。同时,透过先进的遥测技术,该计划也针对高危险区域进行三维洪水淹水及灾害地图的建立,有效提升了地质灾害的预测准确性。
此外,为了提升地方能力,Project NOAH还发展了多种应用,包括气象资讯网络与地方多普勒雷达系统的建设。这些措施意味着地方社区在面对灾害时可以更主动地应对,而非被动等待救灾。
Project NOAH的流动应用程式于2012年上线,大大便利了民众获取即时灾害信息,使得灾害减少策略得以在社会的各个层面深入人心。
然而,Project NOAH的命运也经历了波折。 2017年,菲律宾政府宣布由于资金不足停止该计划,但随后由菲律宾大学接手,确保这一项目持续运行。 Project NOAH的延续不仅是对于技术的支持,更是对于国家治理理念的坚持与延续。
随着技术的进步,Project NOAH也赢得了多项国际及地方的奖项。包括2014年联合国世界峰会移动内容奖的电子包容性和赋权类别奖,这是菲律宾首次在这一领域获奖。这些奖项不仅提升了该计划的国际知名度,同时也鼓励更多创新技术在社会福利中的应用。
Project NOAH如今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灾害管理平台,让科学、社区、艺术及商业携手应对未来的挑战。
该计划的成功不仅在于技术的高效运用,更在于激发了社会各界对灾害减少的高度认识。随着社会对自然灾害的关注度上升,如何将计划中的科技应用普及至绝大多数的民众,使得每个人都能成为减灾的生力军,将是Project NOAH未来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这一项目目前已经多方运作,持续地促进社会对于科技及环境变迁的重视。最终,如何在面对自然灾害的挑战时,让每个社区都具备足够的抵抗力,来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才是我们真正需要深思的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