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所产生的化学化合物,通常称为植物化学物质(Phytochemicals),这些化合物进一步帮助植物抵抗真菌、细菌和植物病毒的感染,亦能防止昆虫和其他动物的消耗。这些植物化学物质来自于希腊语「phyton」,意指「植物」。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植物化学物质被发现拥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并因此在药品开发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植物化学物质的来源不仅仅是食物,它们在传统医学和毒药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植物化学物质是指由植物所产生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一般来自于植物的初级或次级代谢。它们在植物体内拥有生物活性,并在植物生长或抵御竞争者、病原体或掠食者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目前已有50,000到130,000种的植物化学物质被发现。植物化学家通过提取和孤立植物中的化合物,接着定义其结构或在实验室模型系统中进行测试,进行对植物化学物质的深入研究。
在缺乏对其细胞作用或机制具体了解的情况下,某些植物化学物质已被用作毒药。例如,水杨苷(Salicin)最早是从白柳树的树皮中提取,后来转化为常见的非处方药阿斯匹灵(Aspirin),而阿特罗品(Atropa belladonna)中的托烷类生物碱曾经被早期人类用作毒药。这些植物化学物质的应用范畴逐渐扩展至香水等领域,显示出植物化学物质在多个行业中所潜在的价值。
在意大利的历史中,阿特罗品更被用作毒药,以致于其在皇室家族中的使用引起不少争议。
植物化学物质包括了一些被认可为必需营养素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植物中自然存在,并对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然而,某些植物化学物质是已知的植物毒素,如樟腺酸(Aristolochic acid),即使在低剂量下也会具有致癌性。此类负面效应使得消费者在选择植物基产品时需特别谨慎。
虽然健康机构鼓励消费者增加水果、蔬菜、全谷物、豆类和坚果的摄取,以改善健康,但实证显示,特定植物化学物质对健康的影响仍有限。在美国,针对产品标签的规范,许可使用的健康声称仅限于那些已证实存在健康益处的成分,这使得某些植物化学物质的标签受到限制。
大多数植物化学物质的生物活性仍然不为人知,这使得它们在食品及药品中的应用面临诸多挑战。
新鲜收获的植物食品中的植物化学物质可能会因烹调技术导致降解。热分解是造成植物化学物质流失的主要原因。相对而言,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s)如西红柿中的番茄红素在烹调过程中可能会保持稳定,甚至增加其含量。因此,在适当的食品加工情况下,植物化学物质的含量和生物利用度可能会有所提高。
这些植物化学物质的丰富性和潜在的健康好处使得未来的研究在寻找新型药物时展现出无限的可能。然而,消费者在选择食品及健康补充品时,应对这些信息持有怀疑的态度。当我们在寻找治疗方案或健康提升的途径时,这些植物的提取物是否真能成为我们期望的答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