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海岸警卫队及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使用的舰身分类符号(有时称为舰身代码或舰身编号)为其舰艇类型及类别提供了一种识别系统。这一系统类似于英国皇家海军及其他欧洲及英联邦海军使用的旗舰编号系统。
美国海军于1890年代开始为其舰艇分配独特的海军登记识别号。最初的系统相对简单,舰艇名称后附上其类型全名及其编号以避免混淆。例如,战舰印第安那(USS Indiana)被称为「USS Indiana(Battleship No. 1)」。
从1907年开始,部分舰艇也按照字母或三个字母的代码进行引用,例如,「USS印第安那(B-1)」或「USS奥林匹亚(C-6)」。
1917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美国海军收纳了大量民用舰艇进行巡逻及其他用途,这促使海军建立了更为复杂的编号系统,以便能够清晰地管理这些舰艇。
美国海岸警卫队起源于1890年代的美国收入切割服务部(Revenue Cutter Service),它也采用了类似于海军的舰艇编号系统。这一系统一直延续到1920年,与海军的现代舰艇分类系统一致。
随后的时代中,包括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及其前身──美国海岸及大气测量局(Coast and Geodetic Survey)和美国鱼类及野生动物署(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等机构,均在各自的舰艇中采用了各种舰身分类系统。
1920年,美国海军宣布了新的舰艇分类系统。现代舰艇分类的所有符号至少由两个字母组成,基本类型的符号则是其类型名称首字母的双重。例如,重型巡洋舰USS波士顿(USS Boston)因改装而更改为 CAG-1
。
这一全新的系统不仅使舰艇编号更加明确,也让舰艇类别之间的对应变得更加合理。
海岸警卫队的舰艇分类系统通常以"W"开头,例如高耐久度舰艇使用「WHEC」。 NOAA的舰艇分为研究舰与测量舰,并根据其功能赋予不同的代码,例如「R」代表研究舰,「S」代表测量舰。
美国海军舰艇代码的设计,能够有效便利地识别各类舰艇,无论是战斗舰、辅助舰或是工作舰。这一代码系统自1920年以来虽有小幅变化,但核心理念得以保留。例如,「DD」表示驱逐舰,而「SS」指潜水舰,不同于其他海军的解读。
从历史上看,舰艇编码的命名不仅仅是简单的字母代码,而是对舰艇类型与其功能的深刻理解。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海军战略的演变,舰艇的分类系统也在持续调整。特别是近年来网络战与高科技作战能力的增强,要求舰艇系统不断适应新的部署需求及战术。
美国海军舰艇的分类系统,不仅仅是识别舰艇的代码,更是海军力量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环。随着现代战争和海军技术需求的变化,这一系统又会如何演变以应对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