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电子骚扰的概念逐渐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自称为「目标个体」(TIs)的人士,虽然在许多专业人士的眼中被视为神经症或精神病患者,但他们却在绝望中寻找真相和正义,并相信自己正遭受来自未经证实科技的迫害。
许多人相信有恶意的个体正在透过电子设备将声音和思想传送到他们脑中,进而影响到他们的身心状况。
这种情况通常与政府或犯罪集团相关联,TIs声称他们的迫害者使用电磁辐射、雷达及监视技术来实现他们的目的。这些个体的共同经历包括听到有人在耳边叫他们的名字,并讨论他们的个人生活,甚至能感受到像是烧灼的身体感觉,总体上让他们倍感困惑和无助。
专业人士一再指出,这些经历往往源自妄想性疾病或精神病,但TIs却坚持他们的遭遇是真实的。
例如,心理学家洛琳·谢里登(Lorraine Sheridan)曾在《法医精神医学与心理学期刊》上共同撰写了一项关于帮派监视的研究,指出TIs的现象可以理解为有偏执症状的个体,在探索这种现象时将自己视为受害者。根据《纽约时报》的报导,目前全球有超过一万人自称为TIs,这一数字显示出这一群体并不孤单。
在此类现象中,许多信奉者甚至走向极端行为,甚至成为枪击事件的主谋。 2013年,Fuaed Abdo Ahmed在路易斯安那州的Tensas State Bank挟持人质,最终导致两人遇难并自尽,其后经调查发现他罹患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坚称其前女友的家庭在其头部植入了「麦克风装置」。而2013年9月,亚伦·亚历克斯(Aaron Alexis)在华盛顿海军工厂随身携带霰弹枪开火,造成12人死亡,警方最终也将其判定为有妄想的精神障碍个体,认为他受到「极低频电磁波」的控制。
「我们应该把T.I.这一现象视为偏执症状的展现,这种现象背后隐含的心理状态需要适当理解。」
根据一些心理学家的说法,这些故事与外星人绑架的叙述颇为相似。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这样的案例直到最后仍能在法庭上获得某种程度的支持。除了已提及的案件,迈克·贝克(Mike Beck)等人在多次申诉中坚称自己的帕金森氏症是由电子骚扰所导致,而国安局(NSA)也曾表示,对于某些关于微波武器的指控并无法找到证据。
随着这种信念的扩散,许多支持和倡导社区相继成立。网上出现了一些以电子骚扰为主题的支持小组,这些小组有时能够提供心理支持,也促进了彼此间的互助,然而医学专家指出,这些网站反而可能加剧他们的精神问题。
专家表示,「这些网站上的内容往往强化了他们的偏执念,对于寻求帮助的人来说未必是好事。」
这样的情况下,许多自称为TIs的人士采取了行动,试图揭露所谓的精神控制和其他指控的武器。过去,前美国国会议员丹尼斯·库辛奇曾为此推动立法,叫停「心理武器」相关研发,这也反映了这个群体所面对的真实困境。
最终,我们不禁要思考,技术发展的边界应当如何划定,以免让人类心理面临越来越多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