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ergillus unguis,一种属于灰霉菌属的真菌,其无性状态也被称为Emericella unguis。这种丝状土壤真菌主要生长在分解的植物物质上,以及其他潮湿的基质上,包括建筑材料和家庭灰尘。这种真菌主要存在于热带和亚热带土壤中,但也曾在各种海洋及水生栖息地中分离出来。自1935年首次由Weill和L. Gaudin分离以来,A. unguis便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显示出其生存与繁衍能力的独特性。
“A. unguis的出现给生态系统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其独特的生物特性使其能够在不同环境中蓬勃发展。”
A. unguis的生长特性是其在多环境中生存的关键。研究显示,这种真菌的菌落在培养的十天内通常可以达到2公分的直径,并在30°C的最适温度下生长最佳。 A. unguis的菌落颜色开始为白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变为绿色或铬绿色,最终呈现出类似于巧克力的暗棕色,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细胞壁内含有黑色素或类黑色素的色素。
“这种独特的暗褐色使其在某些研究中被纳入了黑色霉菌的分类中,该类群中包括了人类一些严重的机会性病原体。”
A. unguis的生态特性也不容小觑。被认为是土壤栖息的真菌,这种真菌偏好于高水活性的环境。其在家庭中的存在特别受到关注,因为这种真菌与人类健康问题有一定关联。例如,它被报导为促进指甲和皮肤疾病的病原体。在密歇根州底特律,A. unguis是闻病哮喘儿童住宅的两种最常见真菌之一,甚至在72%的家庭中都出现过此真菌。
在芬兰的研究中,A. unguis进一步显示出其与水损害建筑材料的关联,并能产生名为斯特里马托康素(sterigmatocystin)的真菌毒素,这是一种强效的致癌物及突变原。
“A. unguis在微生物工业中受到关注,因为其能产生的β-葡萄糖苷酶在生物质转化过程中具有高度的葡萄糖耐受性。”
该真菌的其他代谢产物也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研究。例如,来自中国和泰国沿海海藻中的四种生物活性氯化depsidones显示出了对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等病原体的潜力。这些化合物不仅在癌细胞上显示显著的抑制作用,还在某些细菌中表现出选择性的生物活性。单一的depsidone甚至表现出对人类癌细胞的抗增殖活性。这些发现不仅揭示了A. unguis的医学潜力,也提出了其在农业上作为选择性除草剂的可能性。
透过2016年的基因组测序项目,A. unguis的全基因组也已被拆解。这一项目致力于对包括A. unguis在内的所有灰霉菌进行基因组测序,已成功组装出26.06 Mbp的基因组。
随着研究的深入,A. unguis的适应性不仅揭示了其生物学上的复杂性,也为理解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提供了重要的视角。这样的能力让它在不同环境中能够生存并繁衍,那么,在哪些未来的环境挑战中,这种真菌可能再次显示出它的适应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