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克氏菌(Burkholderia cepacia complex, BCC)是一个复杂的细菌群,包括了贝克氏菌及至少20种生化特性相似的革兰氏阴性菌。这些细菌以其催化酶活性及不发酵乳糖的特性为人所知。 BCC是机会性感染的病原体,特别是在免疫系统受到抑制的个体中,它们最常引起肺炎,尤其是存在潜在肺部疾病的患者,比如囊肿性纤维化或慢性颗粒性病。这些细菌不仅威胁着人类健康,还会攻击年轻的洋葱和烟草植物,以及展现出惊人的石油降解能力。
BCC包括了多个物种,例如 B. cepacia, B. multivorans, B. cenocepacia 及其他许多。这些细菌在自然界中常见于水源和土壤中,能够在潮湿环境中存活很长时间。
BCC对多种常见消毒剂具有抗性,例如碘伏、三氯生、氯己定等。这意味着,许多用于药品的水性保存剂浓度往往无法有效杀死或抑制这些菌的增殖。在海洋环境中也存在贝克氏菌的踪迹,有报导显示,某些株系甚至能够耐受高盐环境。
这些细菌在医疗设备的塑料表面上有很强的附着能力,并能分泌多种酶,例如弹性酶和明胶酶。
虽然BCC的致病性相对较弱,但其生存策略令人堪忧。这些细菌能有效抵抗免疫系统的攻击,特别是在中性粒细胞的作用下。由于BCC感染的传播途径已被证实,很多医院和诊所对感染者采取了严格的隔离措施。
感染BCC的患者通常需要在不同的区域进行治疗,以防止交叉感染,因为感染可以迅速导致肺功能急剧下降,甚至死亡。
贝克氏菌的诊断通常是通过从病患的临床样本(如痰液或血液)中培养细菌来实现。由于BCC对多种常见抗生素具有天然抵抗力,这一特点被用来识别这些菌。常用的培养基包括贝克氏菌培养基和氧化发酵多霉素-巴克力-乳糖(OFPBL)培养基,后者能帮助区分不发酵乳糖的BCC。
对BCC的治疗通常需要使用多种抗生素,常见的包括头孢他啶、米诺环素及美洛培南等。尽管联合治疗常被认为是最有效的选择,对于特殊情况,强效的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组合也表现出一定的疗效。
贝克氏菌于1949年被发现是导致洋葱腐烂的主要原因,并在1950年代首次被描述为人类病原体。 1977年,贝克氏菌首次从囊肿性纤维化患者中分离出来,并在1980年代引发过一系列爆发,造成高达35%的死亡率。值得一提的是,贝克氏菌拥有的基因组较大,包含的基因数量是大肠杆菌的两倍。
随着对贝克氏菌的了解加深,对感染的控制和治疗策略也在不断演变,但这种细菌依然对公共健康构成挑战。在这个病原体复杂的生态系统中,我们又能做出什么来减少其带来的威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