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中国古代称之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从最深的海洋到遥远的太空,氧气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当氧气的浓度超出正常范围时,它的影响可能是惊人的,甚至危险。透过探索氧气在不同环境下的影响,我们能更深入了解其对生物的复杂影响。
氧气中毒是一种由吸入过量氧气所引发的病症,将涉及我们的神经系统、肺部及眼睛等多个器官。
氧气中毒可以依受影响的器官不同而分类为三种主要形式。
在水下潜水时,潜水员尤其需要警惕中央神经系统的毒性,因为在加压环境下,癫痫发作的风险大幅增加,而癫痫发作在水下可能导致溺水的危险。长期吸入氧气则可能导致肺部及眼睛的损伤,尤其对于早产儿来说,这类损伤更是显著。
长期的氧气过量被称为高氧血症,其结果可能导致细胞的氧化损伤,影响多个器官。
氧气中毒的生化基础主要是由氧的部分还原形成的活性氧物质,这些物质是在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中释放的天然副产物。当氧气浓度大幅提高时,活性氧的产生速率也会增加,这会对细胞结构造成损害,并引发氧化压力。这对脑组织、肺部及眼睛都尤为敏感。
高浓度氧气进入体内后,会使细胞受损甚至死亡,这是由于抗氧化系统无法应对过量活性氧的压力。
对于氧气中毒的管理方式主要是减少对高浓度氧气的暴露。在潜水和高压氧治疗过程中,需遵循一定的规程来避免从氧气中毒。潜水员被建议接受适当的训练,以熟悉在深海或使用高氧气混合物下的操作原则。
在临床上,对于需要呼吸补充氧气的新生儿,医疗工作者必须在保障氧气足够的基本需求下,减少其遭受氧气中毒的风险。此时,专业的氧气使用管理变得至关重要。
对于高风险的氧气暴露情况,如潜水或高压治疗,掌握计算最大操作深度和规划合适的氧气分压至关重要。
氧气的必要性与潜在危险并存,无论是在水下潜水、太空探索或是医疗治疗中,都需谨慎对待。透过了解氧气中毒的原理和影响,我们不仅能保护自己,还能进一步探索和利用氧气的奥秘。那么,随着人类对于太空及深海探索的深入,我们是否真的准备好面对氧气在极端环境带来的挑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