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LGBT社群,或称黑人美国LGBT社群,是LGBTQ文化和整体非裔美国文化的一部分。 1969年的石墙暴动是LGBT社群的里程碑事件,而在这场闹剧中,黑人活动家如Stormé DeLarverie和Marsha P. Johnson在事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自此以来,黑人LGBT社群在多方面进行了演变,尤其是在公众政策和社会对话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公众对于同性恋者的接受程度显著提升,从1992年的38%增至2001年的52%。然而,从种族的角度看,黑人社群未能享有这种优势。
根据数据,在2016年时,自我认同为LGBT的非裔美国人占整体黑人社群的4.6%,在LGBT社群中比例偏高。这清楚显示出非裔美国人在族裔与性取向交集中的特异性解构,黑人男性尤为突出,他们比白人男性更有可能声称拥有LGBTQ身份,差距达50%。
黑人LGBT历史可追溯至美国的奴隶制度。当时,黑人男性常面临白人奴隶主的年份不一而有所不同的极端暴力,其心理创伤至今仍在延续。
17世纪末至19世纪末,William Dorsey Swann成为第一位自我认同为变装皇后的黑人,他在华盛顿D.C.组织了多场变装活动,并在法律上为LGBT社群努力。在这一时期,有许多其他历史人物也为黑人LGBT社群的历史打下基础。
石墙暴动始于Stormé DeLarverie对警察的反抗。这一事件不仅是对LGBT权益的捍卫,同时也是对于黑人社群被不公对待的全社会起义。这一暴动后,黑人变装皇后如Marsha P. Johnson及Zazu Nova等人也在抗议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石墙暴动不仅仅是一场暴动,更是一场针对民权的公民不服从行为。
1970年代后,黑人LGBT社群逐渐组织起来,许多社群倡导者和组织的形成使得黑人LGBT群体的故事逐渐被人重视。 2012年,NAACP表达了对同性婚姻的支持,这标志着对LGBT权利的普遍接受度有所提高。
在这一进程中,黑人LGBT文化也发生了转变。例如,舞会文化在非裔美国人和拉丁裔社群中蓬勃发展,并成为LGBT表达的重要形式,透过竞赛和表演展现自我。同时,「Down-low」和「Kiki」等术语反映了黑人LGBT社群内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然而,社会仍然存在着重大的经济差异。根据统计,黑人LGBT人士面临的失业率高于其他族裔的同性恋者,并且经济状况普遍不佳。这使得许多黑人LGBT家庭的生活条件艰难,且在儿童养育上面临更高的贫困风险。
同时,对于黑人LGBT人士来说,群体内部的接受度和对于性少数的偏见依然困难重重。许多人仍然要应对来自黑人社群和宗教组织的歧视与排斥,这反映了社会对于性别和性取向的固有偏见。
面对膨胀的黑人LGBT社群,不同的力量在呼吁更深层的社会转变。从文艺风潮到社会运动,黑人LGBT社群在寻求权利和认同方面的奋斗显示了无数的可能性。在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黑人LGBT代表出现在政治、文化及其他各个领域中,他们的故事和抗争将持续影响社会主流对于LGBT议题的理解和接受。
在这场漫长的争取之路上,黑人LGBT社群所面对的重重挑战,是否会因为更多的人们站出来,发出自己的声音而获得改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