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材料科学的世界里,聚合物基复合材料(PMC)是当今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类材料。它们是由各种短纤维或连续纤维与有机聚合物矩阵组成的复合材料。这些材料不仅轻便,还具备优异的耐磨性、防腐蚀性以及在加强材料方向上的高刚度和强度。因此, PMC 的应用从航空航天到汽车产业不可或缺。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不仅仅是一种材料,更是一项融合科技与创新的成果。”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矩阵材料扮演着极其关键的角色,不仅将纤维绑合在一起,还负责在纤维间转移载荷。这些矩阵材料通常被分为热固性和热塑性两种。如今,热固性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其中包括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氨酯和聚醯亚胺等多种树脂系统,环氧树脂更是已经在高级复合材料行业中持续被广泛使用。
热固性树脂需要使用固化剂或硬化剂来促进反应,经过浸泡于增强材料中再进行固化步骤,最终形成固化的成品。值得一提的是,一旦固化,这类成品将无法进行改变或再造型,除了进行后续的加工。环氧树脂在美国产业中使用超过四十年,被誉为最常用的材料之一。
“环氧树脂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和可靠的强度,一直以来都是高级复合材料的首选。”
除了环氧树脂,聚氨酯和酚醛树脂在复合材料的运用上也逐渐获得重视。这些树脂在增强复合材料时,能够同等地发挥强度和耐久性,而其选择则会依赖于最终成品所需的性能特征。
热塑性材料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的代表性则相对较小。其特点在于,这类材料在加工过程中不会进行化学反应,而是通过加热和施加压力形成成品。与热固性材料不同的是,热塑性材料可以被再次加热并重新形成其他形状,这一特性赋予了它更多的灵活性。
“热塑性树脂的再加工性使其在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中,显得尤为重要。”
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纤维的加入使得约60%的体积是增强纤维。较为常见的纤维材料有玻璃纤维、石墨纤维及芳纶纤维。玻璃纤维虽然刚度相对较低,但其成本也相对便宜,使得其在多种应用中被广泛使用。此外,碳纳米管作为纳米材料被引入,能在较小的体积比(小于2%)下获得显著的机械性能提升。
“碳纳米管由于其优异的内在机械特性及低密度,成为材料科学研究的热门方向。”
然而,实现碳纳米管与聚合物基体之间的有效载荷转移,依赖于二者间的良好界面结合。为此,不同的方法被开发出来以促进它们之间的结合,包括非共价和共价改性策略。这些策略可望提高最终复合材料的性能。
随着材料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潜力仍然未被充分开发。无论是改进纤维的性能、提升树脂的加工技术,还是探索新型的纳米材料,均可能成为未来的研究重点。尽管热固性材料在当今的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但热塑性的特点无疑为未来的材料设计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科技前沿维持其竞争力,并满足未来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