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减压手术是为了缓解神经上的慢性压力而设计的一种神经外科程序,特别针对神经夹挤症候群。这种病症以剧烈的慢性疼痛和肌肉无力为特征。这种手术正对症下药,针对症候群的根本病理生理,因此被视为周边神经疼痛的第一线外科治疗选择。尽管手术可以有效治疗疾病的根源,但由于诊断延误,有可能导致神经及其周围微血管的永久损伤,因此症状未必能完全逆转。传统上,只有在开放手术可及的神经才是良好候选者,但随着腹腔镜和保神经技术的创新,几乎全身的神经都有了手术的可能性,这样手术接触就不再是一个障碍。
手术规划与神经夹挤的诊断各有不同。诊断主要关注二分法的决定:病人是否有夹挤情况?仅仅有诊断结果可能不足以进行手术,因为探索的范围可能过于广泛。手术规划旨在确定具体的夹挤位置,以改善手术结果。
错误地解压不当部位会导致手术失败(例如,针对脊椎外科进行椎间盘手术但实际病因在脊椎外),过早未治疗神经夹挤可能造成永久伤害,且病人可能不必要地面临手术并发症。确定夹挤的具体部位,对于手术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诊断性神经阻滞可以确认慢性疼痛的临床诊断,以及识别夹挤部位。这种阻滞就像倒过来的触诊,因为触诊会使感觉神经发送信号,而阻滞则会阻止它发送信号。通过阻止神经信号,疼痛相关的神经可以被识别或排除。
超声波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引导方式,但在可视化小而深的神经时可能存在限制。 CT或MRI引导对于进入深部神经和确定针的解剖位置更为适合。神经在某些解剖区域更容易发生夹挤,这就需要对外周神经解剖的充分了解,以计划成功的诊断阻滞。
MRI可用于识别某些造成夹挤的原因,例如压迫神经的结构病变,但会面临假阳性/假阴性的问题,且与临床检查之间的关联性不强。一个主要的局限性就是神经组织对影像学的抵抗性。
MRT使用扩散张量影像技术,视觉化水分子沿神经纤维的定向移动。通过这种技术,往往可以识别沿神经纤维的异常,从而进行有效诊断。磁共振神经描记(MRN)是对此的进一步探索,能提供更多细节,并且MR纤维追踪(MRT)可用于手术规划,能够辨识周边神经异常。
神经减压手术依然是一种相对新颖的手术,但对一些最广泛研究的手术,如腕管释放、坐骨神经减压及偏头痛手术,其结果呈现出一幅清晰的画面。通常衡量手术结果的方式不唯一,其中包括症候群特定的残疾问卷、视觉类比量表(VAS)、身体检查结果与主观病人满意度等。
不完全的神经减压手术列表,包括:
- 针对脊椎间盘突出进行的椎板切除术
- 针对马尾综合症进行的椎管成形术
- 针对三叉神经痛进行的微血管减压术
....(等等)
手术可能面临围手术期或术后的并发症,其风险包括普通的外科常见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神经减压手术特别需要警惕神经损伤。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尽管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机率,但神经损伤的风险仍然存在。
随着神经减压手术的发展和技术创新,外科医学中的治疗选项越来越多样化,这是否代表着我们可以期待在未来看到更为成功的手术结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