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茸茸的墨水帽(Coprinus comatus),又名律师帽或毛茸茸的鬃毛蘑菇,是一种常见的真菌,常见于草坪、碎石路及废弃地带。这种蘑菇的幼果体最初呈现白色圆柱状,随后其钟形的帽子会展开。这些帽子是白色的,并且表面覆盖着鳞片,这正是其常见名称的由来。
「这种蘑菇在采摘后几小时内就会变黑并自我溶解,这是其独特的性质。」
在帽子的下方,鳃由白色变为粉红色,随后转为黑色并迅速融化成充满孢子的黑色液体,这也是该蘑菇名字中的「墨水帽」来源。这种蘑菇在年轻时是美味的食用蘑菇,只要在采摘后不久食用,因为它会因自我消化而迅速变质。如果需要长时间储存,可以透过微波加热、翻炒或煮至软化的方式来延长保鲜期。将蘑菇放在冰水中,也可以延迟其变质的速度,让人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将其纳入餐点。
毛茸茸的墨水帽首次由丹麦自然学家奥托·弗里德里希·穆勒于1780年描述为Agaricus comatus,之后在1797年由克里斯蒂安·亨德里克·佩尔松改名为现在的科学名称。其特定名称来自拉丁语中的「coma」,意指「毛」,因此comatus意指「毛茸茸的」或「鬃毛的」。这种蘑菇是Coprinus属的典型物种。
「毛茸茸的墨水帽拥有独特的形状,几乎呈圆柱状,最初的帽子几乎覆盖掉整个茎。」
毛茸茸的墨水帽很容易辨识,帽子的上部呈圆柱状,最初几乎遮住整个茎。帽子的宽度介于4至8公分,高度则在6至20公分之间。帽子主要是白色,覆盖着须状的鳞片,在顶部颜色较浅的棕色。自由的鳃快速由白色变为粉红色,然后变为黑色。这种蘑菇的根茎则颜色较白,厚度也较容易识别,通常在6至40公分高、1至2.5公分宽。其肉质是白色,口感清淡。
毛茸茸的墨水帽有时会与某些有毒的蘑菇类似,如乌鹊蘑菇。在美国,由于与毛茸茸的鬃毛蘑菇及其他可食用蘑菇的相似性,常见的'呕吐者'蘑菇(Chlorophyllum molybdites)引起了许多的中毒案例。此外,Coprinopsis atramentaria(普通墨水帽)也类似,但消费后可能会引起中毒,尤其是与酒精同吃时。
毛茸茸的墨水帽团体生长于意想不到的地方,例如城镇绿地。它在欧洲和北美的草原及草地中广泛分布,通常在6月至11月出现。该物种似乎被引入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冰岛。在澳大利亚,这种蘑菇的普遍程度足以使其在1981年被印在邮票上。值得注意的是,毛茸茸的墨水帽是一种捕虫真菌,能够捕捉并消化几种线虫。
年轻的毛茸茸墨水帽在鳃开始变黑之前是极佳的食用蘑菇,但必须在采摘后尽快烹调,因为黑色部位很快会变得苦涩。它的味道清淡,烹调时会释放出大量液体,可以与其他食材搭配,例如将其用于蘑菇汤或浇淋在意大利调味米饭上。在食用的过程中要小心,不要与可导致中毒的物种混淆。
「一旦食用,毛茸茸的墨水帽会带来美妙的味觉体验,但如何安全地享用这种神秘的蘑菇才是更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