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科学界在揭开人类细胞的奥秘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随着基因研究和细胞分类技术的进步,研究人员已经建立了一份涵盖各类细胞的名单,并对其功能和特征进行了描述,这无疑为理解我们的生理过程开启了一扇新窗。
人体内的细胞估计可达300万亿,这些细胞的种类和职能各异,彼此相互作用,协同维持生命。
科学家们已经尝试对这些细胞进行分类。根据生理功能、组织学(显微解剖学)、谱系或基因表达等标准,细胞被划分为不同类型。由于尚未对「细胞类型」达成一致定义,确切的细胞类型数量依然无法确定。一项于2006年出版的综合性报告列出了411种不同的人类细胞类型,其中包括145种神经细胞。
人类细胞图谱计画旨在「为人体内所有细胞类型(如免疫细胞或脑细胞)及其亚型进行编目」。
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的研究仍在不断推进。2021年,科学家斯蒂芬·奎克预测人类细胞的上限数量可能接近6000种,这是基于其推理过程所得出的数字,而这一数字远超过以往的认识。尽管如此,对细胞类型的探索仍在进行,至今尚无定论。
许多研究表明,科学界对于人类细胞的认识仍然存在相当的空白,估计的准确性复杂且困难。
在努力了解细胞类型的同时,科学界也在进行大量的研究以建立人类细胞的地图。其中最大的一个计划是人类生物分子图谱计画(HuBMAP),该计划目前整理了1551份不同的样本并将其划分为17个专门针对不同系统的类别。尽管如此,该计画目前仅规划了70个器官中的31个,对于细胞发展以及细胞随时间变化的理解仍然不足。
人类蛋白质图谱则专注于分子标记和生物体内部定位,提供了一种方法来观察和分类细胞类型。
而在标准和命名规范方面,研究者们仍在努力寻找一致性,这是因为目前尚未有全面的标准来区分人体内的所有细胞。尽管细胞本体论(Cell Ontology)提供了一个相对完善的元数据标准,但并没有一个行业标准被广泛接受。这样的情况进一步增加了对细胞类型的识别和计算的挑战,使得统计人体细胞类型数量的准确性受到质疑。
细胞起源的分类如内胚层和外胚层所衍生的细胞,在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方面也至关重要。比如,神经系统中的细胞,神经元是这类细胞的主要成员,担当着信息传递的责任。这些细胞有着复杂的结构,通常由细胞体及其延伸出的细长部份组成,形成神经组织并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
在此背景下,人类细胞的探索方向似乎刚刚起步,未来的研究和数据收集将何时能够让我们得知更多细胞类型的特性及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