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上映的电影《Catch Me If You Can》(《大骗徒》)由史蒂文·史匹柏导演,对于真实故事的改编引起了观众的广泛热议。该片讲述了一位年轻的诈骗犯,弗兰克·阿巴内尔(Frank Abagnale Jr.),在青少年时期多次以不同身份进行欺诈的故事。尽管影片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好评,但其背后的真实历史情况却充满了争议,真实与虚构的界线模糊不清。本文将深入分析电影中的史实还原,探讨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界线。
《Catch Me If You Can》改编自阿巴内尔的半自传体书籍,主要描述他在19岁之前成功骗取数百万美元的经历。阿巴内尔假冒过泛美航空的飞行员、乔治亚州的医生和路易斯安那州的检察官等多个身份,让许多人惊叹于他的智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对阿巴内尔所述故事的真实性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在影片中,阿巴内尔的角色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演,而联邦调查局(FBI)探员卡尔·汉拉特奇则由汤姆·汉克斯扮演。故事情节随着阿巴内尔的逃避与骗局展开,探员汉拉特奇与他之间形成了追逐与对抗的关系。电影在角色塑造和情节设计上赋予了阿巴内尔某种程度的同情,这反映了史匹柏对角色情感的深刻理解。
阿巴内尔在接受媒体访问时曾表示,自己并未参与电影的制作,并且对剧本内容并不知情,但他对史匹柏的导演能力表示信任。
尽管阿巴内尔在某些方面认为影片忠实于他的经历,但他也指出多处不实之处。例如,影片中呈现的父子关系在真实生活中并不相符,阿巴内尔在逃离家后并未再见过父亲。此外,影片中他能顺利通过法律考试的描绘也受到质疑,许多记者对阿巴内尔的各种主张进行了检查,发现其中许多细节并不真实。
《Catch Me If You Can》在上映后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全球票房超过了3.5亿美元,并在影评界收获了96%的高评分。然而,在赞誉的同时,许多影评人也质疑这部影片的「真实性」。例如,罗杰·伊伯特在评论中提到,这部电影虽然精彩,但却不算是史匹柏的代表作。观众在享受影片娱乐性之余,是否能够清晰辨别其中的事实和虚构成分,成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电影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是父子关系的断裂,这与史匹柏自己的成长经历相呼应。
影片探讨了许多关于家庭、身份及童年创伤的议题,这些主题在现实中对阿巴内尔的生活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影片的情感深度和社会意义,让观众在欣赏的同时,也能反思自身与家庭的关系。然而,随着人们对该影片真实性的怀疑增长,如何赋予这些情感以真实的基础,仍然是观众关心的焦点。
《Catch Me If You Can》无疑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却也在其真实与虚构的表现上引起许多争议。在享受影片中的趣味与娱乐时,对于其背后的真实故事有多少了解呢?观众又应如何判断电影所表达的情感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