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电刺激(FES)技术利用低能量电脉冲,人为产生因中央神经系统受伤而瘫痪的个体的身体运动。这项技术专门用于生成瘫痪肢体的肌肉收缩,从而实现抓握、行走、排尿和站立等功能。最初,FES的应用旨在设计神经假体,以永久替代受损功能,帮助脊髓损伤、头部损伤、中风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这意味着患者每次想要执行所需功能时都需要使用该装置。
FES 有时也被称为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它已经被用来提供疗法,以重新训练如抓握、达及行走等自主运动功能。
在这种情况下,FES被用作短期疗法,其目标是恢复自主功能,而不是让患者终其一生都依赖FES装置,因此被称为功能性电刺激疗法(FET或FEST)。简而言之,FEST是一种短期干预,帮助个体的中央神经系统重新学习执行受损功能,而不是让他们在余生中依赖神经假体。初期的第二期临床试验在多伦多康复研究院的KITE进行,专注于抓握、达及和行走等功能的FEST应用。
神经元是具有电气活性的细胞。神经元中的信息以电脉冲的形式编码和传递,这些电脉冲称为动作电位,代表约80–90 mV的细胞电位瞬态变化。神经信号是频率调制的,即动作电位在单位时间内的数量与传递信号的强度成比例。典型的动作电位频率在4至12 Hz之间。通过改变神经细胞膜的电位,电刺激可以人为引发这一动作电位。 FES装置利用这一特性来电刺激神经细胞,然后可能进一步激活肌肉或其他神经。
然而,设计安全的FES设备时必须特别小心,因为通过组织的电流可能导致不良效果,例如兴奋性减少或细胞死亡。
FES的典型操作通过刺激神经或神经与肌肉交汇处的点来达成。刺激的神经束包括运动神经(从中央神经系统到肌肉的下行神经)和感觉神经(从感觉器官到中央神经系统的上行神经)。电流可以刺激运动和感觉神经。在某些应用中,神经被刺激以生成局部肌肉活动,即刺激旨在产生直接肌肉收缩。在其他应用中,该刺激用于激活简单或复杂的反射。
电刺激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当时人们认为将电鱼放在水中与人类接触具有治疗效果。 FES最初被称为功能性电疗,由Liberson提出。直到1967年,由Moe和Post将“功能性电刺激”一词确立,并在一项专利中使用。 Offner的专利描述了一种用于治疗足下垂的系统。第一代商业可用的FES设备通过刺激腓肠神经来治疗足下垂。
脊髓损伤干扰脑与肌肉之间的电信号,导致受伤以下的瘫痪。 FES的主要应用是恢复肢体功能和调节器官功能,FES还用于疼痛、压力和溃疡预防等治疗。
中风后,周边神经的再生速度约为每日1mm。随着时间的推移,神经修复的进程会因再生机制的下调而受到限制。 FES已显示能有效应用于疼痛管理,减少肩关节脱位,加速运动恢复的程度与速度。研究显示,FES的益处可长期维持至少24个月。
足下垂是半身瘫痪的一种常见症状,特征是在步态摆动阶段缺乏足背屈。 FES可有效弥补在步态中缺乏的足背屈功能。当行走即将进入脚跟离开阶段时,刺激器将向腓肠神经发出刺激,使用于背屈的肌肉收缩。
总结而言,FES技术对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品质有着重大影响,帮助他们重获某些功能的能力,进而改善了他们的社会生活与心理健康。但在展望未来时,我们可以思考的是,这项技术是否能够带来更广泛的应用,帮助更多不同疾病的患者重拾生活中的智慧与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