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did the world wars change the corn industry? What secrets are hidden behind the rise of waxy corn?

蜡玉米,或称糯玉米,是一种以其特殊的粘稠质地而闻名的田间玉米,这一特性源自于它所含的大量糖原分支链(amylopectin)。这种玉米于1909年首次在中国被描述,并因其独特的性质,被美国育种家视为标记隐藏基因的重要参考。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的主要淀粉来源为木薯。然而当日本切断了美国的供应线,这导致工业加工者转向蜡玉米。

研究者们发现,蜡玉米的胚乳中几乎完全是糖原,而正常的凹形玉米则同时含有糖原和淀粉。这一发现对于战时供应链造成的影响尤为重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蜡玉米的需求量大幅上升。因为它可以利用与普通玉米相同的设备进行加工,这让它在战时成为了一种理想的替代品。根据记录,1942年,爱荷华州生产的蜡玉米达到了356公吨,而在1943年这一数字猛增至2540公吨。

到了1944年,市场上只有五种可用于生产蜡淀粉的蜡玉米品种。

随着时间推移,蜡玉米不仅在食品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还被引进到纺织、黏合剂、波纹和纸业等行业中。后续的饲料试验显示,蜡玉米的饲料增重效率优于普通的凹形玉米,这进一步催生了市场对蜡玉米的关注。

蜡玉米的成功故事不仅是因为其生产特性,还在于其基因的特殊性。蜡玉米只因一个隐性基因(wx)而无法合成糖淀粉(amylose),这种基因的出现帮助育种家追踪和转移隐藏的基因。事实上,在美国的蜡玉米生产,最初是因为它在育种计画中的独特应用而得以保留。

现在,估计在美国生产的蜡玉米数量达到了120万至130万吨,尽管这仅占总玉米产量的0.5%。

蜡玉米的发展历史充满了科学探索的故事。 1908年,来自中国的一名传教士首先将蜡玉米的种子带到美国,随后这些种子在华盛顿附近成功发芽并进行了深入剖析。这一过程中,科学家们对它的特异性状进行了描述,并对其生物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当然,蜡玉米的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1970年,南方玉米叶斑病的流行使大部分玉米受到威胁,这促使农民转向其他品种,包括蜡玉米,以寻求抗性较强的作物。因此,蜡玉米的市场需求开始回升,受到了更多的科研关注。

当我们回顾蜡玉米的崛起时,不仅是面对生产需求的变化,更是对基因多样性与市场需求融合的深刻理解。这一过程展示了灾难如何推动技术创新及产业变革的惊人潜力。历史上曾经被视为一种特殊植物的蜡玉米,如今却成为农业和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

世界大战如何影响了玉米产业的走向?蜡玉米的崛起又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机遇与挑战?

Trending Knowledge

The mystery of waxy corn: Why does it have a place in global agriculture?
蜡玉米,又称为粘玉米,是一种特有的玉米品种,以其在烹饪时的黏稠口感而闻名。这种玉米的黏性源于其内含丰富的支链淀粉(amylopectin),其独特的特性使它在农业领域受到广泛关注。蜡玉米在1909年首次被描述,至今已证明在农业生物技术、食品工业和动物饲料等多个领域都有其独特的位置。 <blockquote> 蜡玉米的淀粉几乎完全由支链淀粉组成,而非普通玉
nan
在中世纪的欧洲,修道院和修女院成为女性学习与知识追求的重要场所。随着社会对女性的认识逐渐提高,这些宗教社区不仅保留了古代的知识,还为女性提供了接触学问的机会。修道院与修女院的存在,在当时的男性主导社会中,成为女性进入教育和科学领域的其中一条途径。 <blockquote> 修道院不仅是信仰的堡垒,更是知识的殿堂,让女性得以在这些隔绝外界的环境中探索学术与研究。 </blockquote> 在中
A Treasure from Ancient China: How Was Wax Corn Discovered?
蜡玉米,又称为糯玉米,是一种具有粘稠质地的田野玉米,因为其包含大量的淀粉分支(amylopectin),在煮熟后更是突显了这一独特性。这种玉米在1909年首次从中国的样本中被描述,随着其独特性质的认识,美国的育种者长期以来将其作为隐藏基因的遗传标记。经过多年的研究,科学家们揭示了蜡玉米的基因特征及其在现代农业中的重要性。 蜡玉米的早期历史 蜡玉米的确切历史尚无定论。最早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