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的松鼠(学名 Pteromyini 或 Petauristini)实际上是一个由50种松鼠组成的部落,属于松鼠科(Sciuridae)。尽管名为飞翔松鼠,它们并不具备像鸟类或蝙蝠完全飞行的能力,但确实能借助扩展自腕部到足踝的皮膜(patagium)在树木之间滑翔。长尾巴在滑翔过程中帮助稳定它们的动作。
「飞翔的松鼠能在空中控制航向,这主要归因于它们的肢体和尾部的运用。」
飞翔的松鼠在生理上与其它松鼠相似,但它们拥有一些独特的适应能力,如较长的四肢骨骼,短的手骨、足骨和尾椎。借助这些 особенности,这些松鼠能在滑行时透过改变四肢位置来控制滑行的方向和速度。那些小型的软骨腕骨让它们在飞行时获得升力,这种特殊的构造在其他滑翔哺乳动物中并不具有。
飞翔的松鼠滑行的最高距离可达90米(300英尺),它们在空中的运动是透过改变肢体的姿势来操控的。适当的位置能够调整patagium的松紧,就像一个毛绒绒的降落伞,进一步增强了它们的滑翔能力。这种滑翔的技巧让它们在树与树之间获得能量效率,并能快速寻找食物,成为一种在生存竞争中极具优势的策略。
「滑翔是一种能量高效的方式,可让松鼠在搜寻食物时从一棵树滑向另一棵。」
飞翔松鼠的最新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它们约在1800万至2000万年前便已经起源。这些研究也表明飞翔松鼠为单系群,并与树松鼠有亲近的祖先关系。与其它相似体型的松鼠相比,飞翔松鼠在腰椎和前臂的长度上有所增加,然而它们的足部和手部骨骼却更短。这些身体的比例差异显示出飞翔松鼠在进化中为滑翔所做的适应。
飞翔的松鼠通常在夜间活动,它们以果实、种子、昆虫和树液为食,身体能力的优越性显示在它们的觅食当中。至于繁殖,上半年(2月至3月)是它们的繁殖季,母松鼠会将新生的幼崽携带在身边直到它们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母亲在头几周照料幼崽非常细心,经过五周后,幼崽开始进行滑行训练,十周后便会离巢。
「在滑翔过程中,飞翔的松鼠能够迅速且灵活地在树间移动,这也成为它们逃避捕食者的重要技能。」
有趣的是,飞翔松鼠在2019年的一项研究中被发现,当接触到紫外线光时,它们的毛皮能发出粉红色的萤光。至今尚不清楚这一特征的实际用途是什么,但这一发现显示出飞翔松鼠在生态系统中可能拥有尚未揭示的特殊功能。
无论是在进食、滑行还是繁殖方面,飞翔松鼠都显示出显著的适应能力和灵活性。它们借助特化的生理构造,不仅能够在树间优雅地滑翔,还能有效地规避捕食者,随时随地寻找食物。这种独特的生态适应让人不禁思考,还有多少自然界中神奇的生物技巧尚待我们去探索与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