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anthamoeba是一种常见于土壤、淡水及其他生境的变形虫,其具有两个主要的生活阶段:一个是具有代谢活性的滋养体阶段,另一个则是耐逆境的休眠囊泡阶段。虽然这些阿米巴通常是自由生活的食菌者,但它们也可作为机会病原体,引发严重且有时致命的感染,特别是在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中。
疾病的发生并非偶然,Acanthamoeba的生物学特性使其能在人体内恶化。
Acanthamoeba spp.是环境中最常见的原生动物之一,分布范围包括土壤、空气、污水、海水、氯化泳池、家庭自来水、瓶装水等多种环境中。此外,这些变形虫也被发现在人类的皮肤、鼻腔、喉咙及肠道,也可以感染植物和其它哺乳动物。
Acanthamoeba引起的主要疾病包括角膜炎和颗粒性阿米巴脑炎(GAE)。后者通常在免疫抑制的病人中出现。 GAE是当阿米巴通过皮肤的伤口进入人体后,透过血液扩散至大脑所造成的严重感染。
当宿主的免疫反应与阿米巴分泌的蛋白酶结合时,将导致大脑的严重肿胀,可能使得感染者死亡的率高达95%。
GAE影响了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头痛、癫痫及心理状态变化。这些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严重,最终导致患者多数死亡。该病的感染通常与免疫缺陷、糖尿病、恶性肿瘤、营养不良、全身性红斑狼疮及酗酒的情况有关。
Acanthamoeba可以穿过血脑屏障的具体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但随着其侵入结缔组织并诱导促炎反应,将导致神经元损伤,也可能致命。
研究显示,AIDS及其他相关免疫缺陷患者的脑内纯颗粒性病变少见,因为他们的CD+T细胞数量不足,无法对Acanthamoeba的感染作出适当反应。
由于这种寄生虫的少见和知识匮乏,目前尚未有有效的诊断或治疗方法。现有的治疗选项如两性霉素B、利福平、联合磺胺甲恶唑等,成效有限。然而,2013年发表的一篇文章显示一些FDA批准的药物在体外测试中具有超过90%的杀菌率,这为未来的人体试验提供了可能的希望。
当Acanthamoeba存在于眼部时,将引起角膜炎,可能导致角膜溃疡或失明,这种情况最常见于不正确消毒隐形眼镜的人群。
多用途隐形眼镜溶液对于Acanthamoeba的效果不佳,因此建议使用过氧化氢为基础的溶液进行消毒。
Acanthamoeba在多种土壤生态系统中可被发现,过去的研究显示它对细菌、真菌及其他原生动物具有掠食行为,且在有机物的分解上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
随着对Acanthamoeba的研究深入,科学家发现它在细胞生物学及环境生物学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
耐逆境的有机物、环境中的细菌储存库,以及作为病原体的宿主特性,使得Acanthamoeba成为了科学研究中的模型生物。面对这些机制及影响,我们不禁要思考,未来我们对于这种微小生物的认知是否能更进一步,以预防其带来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