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之家(Medical Home),亦被称为病人中心医疗之家(Patient-Centered Medical Home, PCMH),是一种以团队为基础的健康照护模式,旨在透过健康照护提供者的领导来提供全面且持续的医疗服务,目标是获取最佳的健康结果。这一模式强调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初级护理,无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成人,都应受到同等重视。
医疗之家是一种提供全面初级护理的方式,涵盖儿童、青少年及成人的需求。
随着这一概念的发展,医疗之家不仅着眼于改善患者的健康,还希望提高他们对护理的满意度并增加医疗的可达性。早在2007年,几个主要的医学组织就共同建立了定义医疗之家运作的「联合原则」,这些原则强调了如个人医生、团队导向的医疗实践、整体人关注等多个重要要素。
医疗之家的概念自1967年由美国小儿科医学会首次提出以来,经过了多次演变。起初,它被视为儿童健康资料的中央来源,特别是特殊需要的儿童。 1992年,这一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诉求提供家庭中心的、全面的、持续的医疗服务。
医疗之家是提供家庭中心、全面且持续的护理的策略,使所有婴幼儿和儿童都能获得应有的医疗照护。
医疗之家模式强调护理的协调与整合,这需要额外的资源,如健康资讯科技和适当培训的工作人员来实现。这一过程也促进了各种付款模式的形成,这些模式能够回馈医疗之家在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努力,进而鼓励更有效的护理协调。这一模式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健康,还大型降低整体医疗开支。根据一些研究,若能遵循这些医疗之家相关的建议,国家每年可能节省高达670亿美元的医疗成本,同时改善健康照护质量。
2009年,医疗之家获得了合格机构的认证,例如AAAHC,它也建立了医疗之家认证的标准,包括医疗过程的持续性与病人的满意度评估。
医疗之家薪酬模式应相应反映医生与非医生人员在病人中心护理管理工作上所花费的时间。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医疗之家能够提高患者的疫苗接种率,改善医疗接入性,降低医疗错误,并提高患者满意度。这一模式在10个国家的比较中发现,纽西兰的医疗之家普及率最高,而德国则最低,这显示出不同国家在健康促进和急性护理上的差异。
虽然医疗之家赢得了多方支持,仍存在一些指责,部分人认为医疗之家与过去的管理型「门槛医疗」模式相似,但其实两者在医疗协调上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医疗之家强调患者的选择权和医生的责任,让患者能自由选择医生并可随时访问所需的医疗服务。
在医疗之家中,患者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这与传统的「门槛医疗」模型有着明显的区别。
随着医疗之家在美国以及全球其他国家的推广,它不仅致力于改善患者的健康结果,也捍卫患者的权益。究竟这一新型模式是否能持续改善我们的健康照护方式,还需更多实践与证据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