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全球变暖的影响已逐渐显现,而海洋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事实上,自1971年以来,海洋所吸收和储存的热量已占全球多余能量的超过90%。这不仅是科学事实,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现实。
海洋热量内容(OHC)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反映了我们星球上热量的变化和吸收。
随着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上升,海洋的热量增长也随之加速。根据最新的研究报告,截至2023年,世界各地的海洋再次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超过了2022年的最高值。在2019至2023年间,海洋深度2000米以内的五个热量观测值均显示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这些现象强烈地显示了全球变暖的影响。
海洋拥有超过大气的35倍热容量,这使得它能够储存并传输大量的能量。
自1960年前以来,研究人员一直在监测全球各地的海面温度及其不同深度的水温。从2000年以来,近4000个Argo机器人浮标的架设,使得对于海洋热量内容的观测变得更加完善和准确。这些浮标能够深入到700米甚至更深的水域,提供了关于热量吸收和变化的重要数据。根据估算,从2003年到2018年,前2000米的海洋热量以年均0.58±0.08 W/m²的速度增加。
然而,正确测量海洋的温度在长期内一直是个挑战,这也解释了许多统计数字的不确定性。然而,无可否认的是,海洋的热量变化对生态系统产生了重大影响,包括对沿海社区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海平面变化、海冰变化、水循环强度的变化以及海洋生物的迁徙等方面。
大约30-40%的全球海平面上升已被归因于海洋热量的增加,这主要是由于水的膨胀和冰的融化。
海洋热量的吸收主要由于人类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为的改变加剧了海洋的热量吸收。在最近几年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很大程度上确认了海洋的热量增加是不可逆的,特别是对于人类的时间尺度来说。
这些观测数据表明,全球变暖的不平衡是造成海洋热量增长的根本原因,其主要是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加而引发的。当然,这一切与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不仅仅限于海洋热量的变化。研究显示,海洋的热量增长也影响了气候循环、暴雨模式和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
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热储存库,其调节着我们的气候,既是热量的来源也是储存库。
最近的研究还指出,海洋热量的增加正促使海平面上升并加速极地冰盖的融化。这不仅威胁着沿海地区的生存,还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的气候变迁及生态危机。
当我们展望未来,如何有效减少我们的碳排放并减缓海洋热量的增加,将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挑战之一。作为政策制定者、科学家及普通公民,我们能采取什么行动来减轻这些影响并保护我们的海洋和生态系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