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吸烟者熄灭香烟、雪茄或其他可燃烟草产品后,留下的残留物被称为第三手烟。相比之下,第一手烟是吸烟者本身吸入的烟雾,而第二手烟是吸烟者呼出和香烟燃烧时释放的烟雾,这些烟雾混合后进入环境,并可以被他人吸入。第三手烟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概念,源自于哈佛癌症中心的研究小组,专指在第二手烟消散后,留存在表面上的烟草残留物。
根据研究指出,第三手烟的危害性是潜在的,特别对于婴儿和幼儿来说更是如此,因为他们更容易接触到含有毒素的表面。
人类可以通过吸入、皮肤接触或摄入而暴露于第三手烟中。许多常见的表面,如家具、墙壁、地板以及衣物,都会积聚第三手烟的成分。研究显示,22%的婴幼儿每年在家中暴露于第二手烟及第三手烟,这是一个惊人的比例,涵盖了每年有1.26亿非吸烟者接触有害烟草产品的广泛情况。
虽然针对第三手烟的研究仍然有限,但已有多项健康问题与其接触相关。据称第三手烟可能会影响伤口愈合,改变身体的抗发炎反应,并对DNA造成永久性损害。其他健康影响包括哮喘、咳嗽发病率增加以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孕妇接触第三手烟时,可能会妨碍胎儿在第三孕期的肺部发展。
至于婴儿,接触第三手烟也可能是突发性婴儿死亡综合征(SIDS)的潜在致因,并且与成长中孩子的认知及记忆缺陷也有所关联。
第三手烟及其成分在各种室内环境中都有检测到,其化学成分于地毯、家具及车内表面均有残留。这表明,在童车、衣物及其他环境中,即使是在禁止吸烟的家庭,不同程度的第三手烟污染也相当普遍。更惊人的是,研究人员发现,即使是进行了自愿的室内吸烟禁令,污染物仍然存在于家庭材料中。
有证据显示,第三手烟的簇集会和环境氮酸进行氧化反应,形成致癌的烟草特异性亚硝胺(TSNAs)。其中一种名为NNK(尼古丁衍生亚硝胺酮)是一种强效的肺部致癌物,在烟草烟雾和吸烟者的家中随处可见,俨然成为儿童的潜在危害源。
针对婴儿而言,他们因经常接触家中表面,以及更容易将第三手烟残留物从表面或尘埃中摄取,因而面临着特别大的风险。
了解第三手烟的生物标记非常重要,因为这些标记能显示疾病的严重性及存在情况。一项针对小鼠的研究发现,经过四周与家庭吸烟者相同水平的暴露,小鼠的血清、肝脏及脑部组织中出现了THS的生物标记。
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小鼠在一个月后显示出循环发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及压力荷尔蒙的增加。持续的损害显示出氧化压力及分子损害,显示第三手烟的长期接触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重大影响。
尽管第三手烟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但公众对其的意识仍然较低。根据2013年的一项研究,在乔治亚州的六个焦点小组中,参与者对第三手烟的了解几乎为零。虽然对于第三手烟的研究仍在逐步增长,但其与对第二手烟的研究相比仍然相形见绌。指出有5%-60%的第二手烟相关伤害可能实际上与第三手烟暴露有关。
对于照顾儿童的家长来说,保护孩子的健康是最重要的。了解第三手烟的危害后,家长们更有可能制订无烟的家庭和车辆政策,并寻求减少室内吸烟的方式。不过,重度吸烟者往往不倾向于相信第三手烟对孩子有害,这也成为了推进禁烟政策面临的挑战。
随着人们对第三手烟的认知不断增强,是否会在未来形成强有力的公共健康运动来彻底消除这种隐形的健康威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