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脑症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当脑内的脑脊髓液(CSF)过量积聚时,会对脑部造成压力,进而影响到身体的正常功能。不同年龄层的患者会呈现出不同的症状。在年长者中,可能会出现头痛、复视、失去平衡、无法控制尿尿以及个性变化等。而在婴儿中,其头围可能会迅速增大,此外还可能出现呕吐、嗜睡、癫痫及眼睛向下凝视等其他症状。
水脑症的诊断通常依赖于身体检查和医学影像学,例如CT扫描。某些患者还可能会接受手术排水以减轻压力。
临床上,水脑症的表现随时间的长短和病程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急性脑室扩张可能出现非特异性的癫痫症状,比如说持续的头痛、呕吐、恶心、昏睡等。相对来说,慢性水脑症的症状通常会有较为隐蔽的开始,例如在老年患者中,经常会观察到「哈金三联症」,即平衡失调、尿失禁及认知问题。
对于轻度水脑症患者,可能会表现出以下一些早期症状:
在婴儿身上,通常会看到圆顶形的头部以及前囟(头骨的柔软部分)隆起。
水脑症的成因多样,包括正常流体的循环受阻、吸收问题或是脑脊髓液的过量生成。根据成因,水脑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水脑症通常由先天性或遗传因素引起,而继发性水脑症则可能由于脑部感染、脑瘤或外伤等造成。
目前水脑症的主流治疗方法是手术,有助于创建一种方式来排走多余的脑脊髓液。最常见的外科方法是置放脑室引流管或进行第三脑室造口术(ETV),这能为脑室提供新的排液通道。
这类手术能有效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多数患者在经过适当的手术后能恢复正常生活,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出现永久性残疾或死亡的风险。研究显示,约10%至30%的新生儿同样可能会受到水脑症的影响。
水脑症的病历追溯至2000多年前,《希波克拉底医学》已经详细记述了该病症。
及时辨别水脑症的初期症状至关重要,对于患者的及早诊断和治疗能带来显著改善。水脑症的影响可以十分广泛,从影响学习能力到引起情绪问题,每个人可能遭受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也应该多加留意身边人的健康信号,及早采取行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