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位时代,开放存取 (Open Access) 概念正逐渐变得重要,学术研究需要更广泛的交流与存取。 CORE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是由英国开放大学的知识媒体研究所提供的服务,其主要目的是聚集来自不同系统的开放存取内容,包括各大学术机构的数位资料库以及开放期刊。通过利用文本挖掘及数据挖掘技术,核心计划不仅向大众盈利地提供领域内的内容,还希望推动学术成果的开放存取。
CORE不仅仅是一个搜索引擎,它提供程式化机器存取的功能,这是使其与其他学术搜索系统(如Google Scholar)显著区分的主要特征。
虽然当前有许多商业化学术搜索系统,如Google Scholar,但这些系统通常不支援程式化的内容存取,这对于进一步重用开放存取内容(例如文本和数据挖掘)造成限制。 CORE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让学术界的研究人员能够对超过1.25亿篇研究文献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操作。
CORE提供一个搜索平台,使用者可透过面向主题的搜索,发现最新的学术文章和研究成果。此外,研究工作者可以下载其所需的文献而不需付费,这使得CORE成为学术研究者和学生的重要工具。
CORE不仅可以访问文献,还收集来自全球的研究数据,并不断扩展其开放获取内容的资料库。
CORE于2011年首次上线,最初目的是便于访问和文本挖掘大量的研究出版物。其价值随着内容推荐系统的开发而渐渐显现,这不仅使研究变得更为便捷,还提升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随着时间的推移,CORE吸引了如Jisc和欧洲委员会等重要资金支持,进一步推动了其整体聚合功能。
CORE针对研究者提供了一个API,通过这个API用户可以搜寻和存取该平台上的数据。此外,使用者也可以下载经过预处理和语意丰富的数据集,这使得数据的使用变得更高效和便捷。
研究人员可以利用CORE的数据来观察研究增长和趋势,验证开放存取的遵从性,甚至发展新的自动度量标准,以评估研究卓越性。根据开放存取文献登记处的数据,自2007年以来,获得资助的组织数量持续增长,显示学术界对开放存取的需求与日俱增。
CORE除提供强大的API外,还涵盖了多项应用功能,包括:
利用这些应用,研究者可以在不同层面上发挥其数据分析及管理的能力,从而推动研究的深入与创新。
CORE的出现不仅提高了学术文章的可得性,还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机会,来探索更深层的学术洞见。随着全球对开放存取需求的持续增长,我们不禁要思考,未来的学术研究将如何受到CORE和类似平台的影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