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不断增加,运动作为预防心脏病和抑郁症的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显示,身体活动不仅能提升身体健康,还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运动的多样性和不可预测性,无论是在家里、工作或其他日常生活中,都使其成为减少心脏病和抑郁症的有效手段。
身体活动的定义是任何自愿的身体运动,这些运动需要能量消耗,从而强调了日常生活中的每个动作都是有意义的。
根据最近的研究,运动可被视为一种连续的活动,从静止的生活方式到高强度的运动,这种丰富的范畴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即使轻微的活动,比如走路到商店或做家务,都属于身体活动的一部分。
运动可以分为不同的强度范围,从轻度的活动到剧烈的运动。这些强度通常可以用代谢当量(MET)来衡量,并且可以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条件和活动进行分类。例如,在轻度活动中,可以包含散步或洗车,而在剧烈活动中则可能包含跑步或游泳等。
运动的积累不仅有助于控制体重,还能改善心理健康,降低心脏病发作和抑郁症的风险。
运动被认为是公共健康的重要基石,能预防诸如心脏病、中风和抑郁症等非传染性疾病。根据2020年到2030年的分析,如果人们不增加运动量,全球将会出现5亿新病例,这将使医疗成本超过3000亿美元。
由于身体不活动导致的健康问题,是现代社会面对的重要挑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18至64岁的成年人每周应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或者这两者的经济组合;对于老年人这一标准同样适用,并强调了保持平衡的重要性,以防止跌倒。
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好处显而易见。它可显著减少焦虑和抑郁的症状。针对轻度抑郁症患者,个人的运动(如散步)显示出极大的疗效。而对于有严重情绪障碍如双相障碍的个体,剧烈的体育运动甚至骑马活动被认为是有效的干预手段。
不论活动的形式如何,进行身体活动对于心理健康的确切好处都是不容忽视的。
一项2021年的研究发现,那些开始运动的人能够在至少三个月内维持这一生活方式。这表明建立运动习惯的潜力,特别是对于改善健康状况方面的潜力。尽管各种外部因素无法消除,但增加健康的身体活动水平却是关键。
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对运动水平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尤其是在自然环境日益增多的社区,如公园和绿地,会促进人们的活动程度与生活质量。根据一项调查,空气质量好、气温较高的环境常常与高水平的身体活动相关。
总而言之,运动不仅是改善身体健康的重要工具,也是一种潜在的心理健康解决方案。因此,下次当你考虑生活方式的改变时,是否能想到运动这一简单却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