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X》不仅是1998年一部引人深思的犯罪剧情片,更是探索种族主义议题的一部经典作品。该片由托尼·凯(Tony Kaye)执导,讲述了两兄弟在白人至上主义及新纳粹运动中所经历的艰难旅程。这部影片的震撼场景不仅在剧情上深深打动观众,且在拍摄手法上也别具一格,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一个人并不是天生就成为一个种族主义者,而是源于他所生活的环境及周围的人。」
《美国历史X》的剧本由大卫·麦肯纳(David McKenna)创作,灵感来自他成长于圣地亚哥的童年及对暴力行为的目睹。麦肯纳在撰写过程中,深入访谈并观察了多名持有仇恨观念的青年,力求呈现出皮肤头(skinhead)文化的真实面貌。他表示,透过剧本想要探讨的问题就是人们为何会仇恨,以及如何改变这种情绪。
在寻找片中兄弟角色的演员时,首选的华金·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最初拒绝了这个角色,导演托尼·凯一度感到焦虑。在相继的试镜后,爱德华·诺顿(Edward Norton)被选中为德瑞克(Derek),虽然凯对其存在感仍然有所保留,但最终被诺顿的热情所打动。诺顿为拿下这个角色表示愿意减薪五十万,其中「对于这部电影的热爱是令人传染的」。
在拍摄过程中,凯以独特的方式主导现场,兼任摄影师及摄影器材操作员。他喜欢安静地在片场游走,寻找最佳的摄影角度与画面。这种亲密且轻松的工作氛围使演员们能够更自由地投入角色,与他们挑战演出中的仇恨角色时所需的深度。
「拍摄这部电影让我对自我形象产生了奇怪的扭曲,让许多人认为我是一个比实际上更强大的人。」
影片中最具冲击力的场景,即德瑞克因为抨击黑人而在公共汽车上发动暴力,这场戏在拍摄过程中获取了长时间的准备。在片场,凯要求演员们深入理解他们角色的背景与内心情感,以便制造出更真实的紧张感。凯的愿景显示,藉由采用黑白配色的回忆片段与彩色的现实场景并行,来强调角色的心理变化及对比。
电影音乐由英国作曲家安·达德利(Anne Dudley)创作,她运用全乐团及男童合唱团,打造出与种族主义主题相照应的音效。她选择避免使用嘻哈音乐,而是以优雅的弦乐强调剧中的紧张情境,展现了一种更舒缓却又引人深思的氛围。
虽然凯在影片中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但最终因剪接问题与制作公司的分歧,致使电影的最终版本与凯的原始构想相差甚远。凯在发行前隐退并试图与制作公司和演员们进行对话。这推翻了他对艺术的控制与自主性,并影响了他之后的职业生涯。
「我必须承认,我的自尊心影响了我的判断。这完全是我自己的错。」
电影上映后,获得好评如潮,诺顿因其出色的表现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演员提名。此片后来被多个教育机构用作展开人权与族群平等的讨论,相信影片的不朽能否促使我们对于社会的变迁进行更深入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