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毒,全名为N-甲基安非他命(Methamphetamine),作为一种强效的中枢神经兴奋剂,主要被人们用作娱乐性药物或提升表现的药物,而不常见于注意力缺陷过动症(ADHD)的二线治疗药物。其于1893年被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冰毒的使用和滥用问题日益严重。这种药物的两面性,使得使用者在感受亢奋的同时,却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走向自我毁灭的深渊。
在低至中等剂量下,冰毒可以提升情绪,增强警觉性、专注力和疲劳者的活力,还能减少食欲,促进减重。
然而,当使用高剂量冰毒后,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像是精神病、肌肉崩解、癫痫及脑出血。长期高剂量使用甚至会导致情绪波动、刺激性精神病(如妄想、幻觉及妄想症状)及暴力行为的出现。这种疯狂的双面性,使得冰毒在短时间内让人感受乐趣,但同时也在耗损着他们的生命。
冰毒的娱乐性使用尤其在亚洲和美国某些地区比较普遍。这种药物的使用与传统毒品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增强性欲的特性,使得一些使用者在长时间内持续进行性活动,进而形成了特定的社会亚文化,并在网络上寻求伴侣进行所谓的“派对和玩乐”行为。
参与者互相通过社交媒体及约会网站联络,利用冰毒持续进行性活动,然而随之而来的会是强烈的倦怠和脉冲后期疲劳。
尽管冰毒在医学上有其用途,尤其是在用于治疗ADHD和某些睡眠障碍方面,然而其潜在的滥用风险使其受到严格管控。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把冰毒列为第二级受控物质,提醒医生和病人注意其使用可能带来的依赖性和滥用风险。
FDA指出,冰毒的疗效应相对其潜在的副作用进行权衡
冰毒的成瘾性极其强烈,长期使用往往导致依赖性。即便禁用数周后,使用者仍然可能面临长期的戒断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持续数月。这样的戒断状况往往使人重蹈覆辙,难以彻底戒断这种药物。
冰毒的使用伴随着一系列的心理和生理后果。生理上,它可以引起心血管问题,包括心跳不规律及血压升高。长期的使用者可能会经历“冰毒口”(即口腔环境恶化,导致牙齿迅速脱落)和皮肤问题,这些通常用于形容其社会形象的恶化。
使用冰毒与高风险的无保护性性行为有关,进一步增加性传播疾病的风险
除了生理影响,冰毒也有着显著的心理影响,包括情绪低落、焦虑和自杀思维的风险。其相关的心理疾病,常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生活品质和社交能力,随之而来的往往是孤独和沦落社会下层。
目前对冰毒成瘾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然而仍无特效药物可以有效治疗冰毒成瘾。本系统的研究显示,组合治疗包括奖励激励和社区强化方法的效果最好。虽然许多药物如抗抑郁剂和抗精神病药物曾被用于研究其对冰毒成瘾的疗效,但结果普遍不理想,提示未来仍需持续探索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冰毒的双重性格和社会问题呼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更有效的干预措施。当社会对冰毒的诱惑和危险依然存在,我们又该如何帮助那些深陷泥淖的人们,让他们重回正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