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微流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微泵作为控制和操作小体积液体的关键装置,越来越多地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虽然各类小型泵常被称为微泵,但实际上这一术语的准确定义应限制于功能尺寸在微米范围内的泵。微泵的迷你化整体尺寸、潜在的成本效益以及与现有微型泵相比更高的剂量精确度,进一步推动了这一创新泵类的兴趣。
最早的微泵可追溯到1970年代中期,但在1980年代,随着Jan Smits和Harald Van Lintel开发的MEMS微泵,才开始引起广泛兴趣。 1990年代的基本MEMS微泵相关工作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为了实现在偏远地区的功能,无机械微泵的设计也取得了进展,这类泵不依赖外部电力来源。
在微流体世界中,物理法则的特征发生了改变。举例来说,体积力如重力或惯性常常变得可以忽略,而表面力则可能主导流体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微泵依赖于微型驱动原理,这可合理地仅扩展到一定的尺寸范围。微泵可以分为机械系统和非机械系统。
机械微泵包含有活动部件,通常包含驱动元件和微阀膜或阀片。在驱动力方面,这些泵可以利用压电、静电、热气压、气压或磁效应等原理。
膜片微泵利用膜片的重复驱动来推动液体。当膜片因某种驱动力向上弯曲时,液体被吸入入口阀中。随后,膜片向下弛缓,将液体排出出口阀,这一过程持续重复。
压电驱动的膜片微泵依赖于压电陶瓷在施加电压时的变形,这一过程造成了微泵腔体内压力变化,进而推动液体进出。
蠕动微泵由至少三个串联的微阀组成,这些阀门依次开关以保持液体从进口到出口的流动。
非机械微泵则不含移动部件,并通过静态阀或外部影响来控制流量。这些泵包括压力调节的静态几何阀和利用毛细作用的微泵。
在微流体技术中,毛细泵不需要外部驱动电源进行操作,通常被应用于侧流测试中。最近开发的毛细微泵可以实现与液体粘度和表面能无关的恒定流量。
这些微泵通过将纳米马达固定到表面来实现流体的驱动,利用化学反应生成流量。
微泵在工业应用中有多种潜力,包括在制造过程中精确输送少量粘合剂,或在生物医学领域中使用于便携式或植入式药物释放设备。微泵的应用同样包括气体和微粒质量传感器,用于监测个人空气质量。
通过MEMS制造技术,基于传导原理的气体传感器可以迷你化,以便适配便携设备及智能手机。
微泵的潜在用途不胜枚举,范围涵盖从药物释放系统、气体监测到香味释放装置等多个场景。
那么,在微泵技术的迅速发展中,机械与非机械微泵的未来将如何进一步改变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