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阴茎大小因多种衡量标准而异,包括在松弛状态和勃起状态下的长度和围度。除了人类阴茎的自然变异以外,还有一些因素会导致特定男性阴茎大小的微小变化,例如性兴奋的程度、一天中的时间、环境温度、焦虑程度、体力活动以及性行为的频率。与其他类人猿相比,包括大型动物如大猩猩,人类的阴茎在绝对值和相对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比例上都是最粗的。
人类阴茎的生长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婴儿期到五岁之间,第二阶段是在青春期开始约一年后,大约在17岁时达到最高峰。根据2015年的一项系统性评估,涵盖20项研究、共15,521名男性,这些研究的测量由健康专业人士而非自我测量进行,得出的结论是,在勃起状态下的人类阴茎平均长度为13.12厘米(5.17英寸),其围度则为11.66厘米(4.59英寸)。
研究表明,阴茎的松弛长度有时可能无法准确预测勃起的长度,而经医学人员测量的成人阴茎异常小,但其形状正常的情况被称为微阴茎。
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像是内分泌干扰物的存在,对阴茎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虽然不同的研究结果略有不同,但人类阴茎的平均勃起长度一般在5到6英寸(13到15厘米)的范围内。虽然阴茎的长度和围度会因人而异,但一个规律是,阴茎的松弛长度和完全勃起的长度之间可能存在显著的差异。
阴茎和阴囊会因为冷却、焦虑或运动而不自主收缩,这种松弛状态下的阴茎大小缩小被昵称为“缩水”。这一现象在骑自行车或使用健身器材时尤为明显,臀部对会阴的压力及运动时的强迫性动作会导致阴茎和阴囊的不自主收缩。此外,患有硬松弛综合症或其他盆底疾病的人也可能在短期间内出现异常的小阴茎。
根据2015年的研究发现,勃起的阴茎长度和围度的测量均显示出朝向相近的结果,平均勃起围度为11.66厘米(4.59英寸)。
生化方面来看,雄性激素如睪固酮是影响阴茎生长的重要因素,在青春期期间对阴茎的拉长和扩大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在青春期后,睪固酮的补充对阴茎大小并无影响。生长激素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等荷尔蒙的缺乏,尤其在发育的关键阶段,可能导致微阴茎的发生。
关于遗传学,某些基因,如Hox基因,可能在调控阴茎大小中发挥一定作用。特别是AR基因以及Y染色体上的SRY基因可能对阴茎的生长有影响。而在普通疾病过程中,某些遗传突变可能会导致阴茎的发育迟缓或异常。
然而,关于性伴侣对阴茎大小的偏好,研究发现,许多女性对阴茎的大小并不过于在意。根据一项调查,超过71%的女性认为男性过于强调阴茎的大小和形状。对于一些女性而言,她们对宽度的偏好甚至超过了对长度的关注。
最后,调查结果表明,当谈及阴茎大小时,大多数男性可能对其伴侣的阴茎大小有着不准确的认知。视觉印象和感觉实则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一个过长的阴茎若不恰当使用,可能会引发疼痛等问题。
在这些复杂因素的交织下,阴茎的大小问题成为多维度的探讨主题,这究竟会影响我们对性的理解吗?